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多高层轻钢结构住宅的设计与研究应用

发布时间:2018-11-06 08:25
【摘要】:作为民用建筑在未来的主要推广形式之一的多高层轻钢结构住宅,具有的“施工高效、节能性好、经济指标高、抗震性能优越、可持续发展”等优点。但是同国外相比,我国多高层轻钢结构住宅起步晚、设计及施工技术相对落后,使得多高层轻钢结构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 1)综合国内外文献,分析了多高层轻钢结构住宅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总结了轻钢结构的结构特点,对轻钢结构多高层住宅的设计原则、抗震设计方法以及结构在地震中破坏的主要原因进行了阐述。 2)利用PKPM中的SATWE模块,建立了常用的多层(6层)、高层(12层)轻钢结构住宅,采用的结构形式有纯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支撑体系、框架-核心筒体系,分析比较了各个体系在地震等级为6、7、8度时各地区的最大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等,,最终得出不同烈度地区较适合的抗震结构体系。 3)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多层轻钢结构住宅(6层)采取纯框架结构时,虽然在三个等级地震烈度下其最大层间位移与位移角较大,但是在数值上相差并不是特别大,采取纯框架结构较为经济合理;高层轻钢结构住宅(12层)结构在6度、7度地区时,当结构横向与纵向刚度差别不是特别大时,采取纯框架的形式为宜,如果横向与纵向刚度相差特别大,则采取框架-支撑结构,在8度地区时,采取框架-支撑结构为宜;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虽然在多层与高层中的抗震性能最好,但是其造价昂贵,因此在6层与12层轻钢结构住宅中不建议使用。
[Abstract]:As one of the main popularizing forms of civil buildings in the future, the multi-high-rise light steel structure residen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in construction, good energy saving, high economic index, superior seismic perform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 on. However, compared with foreign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high-rise light steel structure in China lags behind due to its late start and backward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main contents and achievem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synthesiz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ght steel structure residence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ght steel structure, and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light steel structure multi-storey residence The aseismic design method and the main causes of structure damage in earthquake are described. 2) using the SATWE module in PKPM, the commonly used multi-story (6-story), high-rise (12-story) light steel structure residence is established. The structure forms are pure frame structure system, frame-bracing system, frame-core tube system, etc. The maximum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d the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gle of each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hen the earthquake grade is 6 ~ 7 ~ 8 degrees. Finally, the more suitable seismic structure system in different intensity areas is obtained. 3)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ximum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d displacement angle of multi-story light steel structure residence (6 stories) with pure frame structure is larger under three earthquake intensity, but the numerical difference is not particularly large. It is more 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to adopt pure frame structure. When the structure of high-rise light steel structure (12 stories) is in the region of 6 degrees and 7 degrees, whe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is not particularly large, it is appropriate to adopt the form of pure frame, i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stiffness is especially large, The frame-braced structure is adopted, and the frame-braced structure is suitable in the region of 8 degrees. Although the frame-core tube structure system has the best seismic performance in multi-story and high-rise buildings, it is expensive, so it is not recommended to be used in 6-story and 12-story light steel structure houses.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39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光琼;轻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长江建设;2001年04期

2 尹志明,李筱华;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性[J];新型建筑材料;2002年04期

3 金鹏;轻钢结构住宅的发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年01期

4 吴广珊,华兰,徐钧;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及其应用与发展[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5 郝强;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刍议[J];山西建筑;2004年02期

6 姚刚;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初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李俊;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及其发展[J];化肥设计;2004年05期

8 杨家骥;杨朋飞;;制定低层轻钢结构住宅标准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J];住宅产业;2004年11期

9 张辉;;美国多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J];中华建设;2005年08期

10 童悦仲 ,娄乃琳;美国的多层轻钢结构住宅掠影[J];建筑;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方河;牛斌;;多层轻钢结构住宅设计[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麻杰;;轻钢结构住宅初探[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3 王洪智;;轻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应用实例[A];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二十年资料汇编[C];2001年

4 唐柏鉴;刘兴业;;多层轻钢结构住宅设计[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黄慧娟;景明勇;魏德义;;多层轻钢结构住宅试点楼的施工技术[A];钢结构工程研究(四)——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洪智;;轻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应用——介绍库尔勒市金丰信用社轻钢住宅楼工程[A];2001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徐凌;朱浮声;;轻钢结构住宅节点连接性能分析[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但泽义;赵熙元;;我国建筑钢结构现状与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展望[A];重庆金属学会钢铁年会学术论文专辑[C];2002年

9 张颖;张一舟;王元清;;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及其在民用建筑的应用[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轻钢结构住宅面临的问题与对策[N];中国建设报;2002年

2 李丛笑;中国轻钢结构住宅的“后世今生”[N];中国冶金报;2006年

3 金名;多层轻钢结构住宅发展之我见[N];建筑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韩睿华;轻钢结构住宅:发展还需跨越两大“鸿沟”[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刘笑一;上海轻钢结构住宅受宠[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冯利芳;公园中的轻钢结构住宅骨架[N];中国建设报;2001年

7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娄乃琳;多层轻钢结构住宅可填能耗“黑洞”[N];中国建设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贺慧宇;发展轻钢结构住宅助力节能省地[N];中国建设报;2005年

9 迈特;建筑节能新主张——轻钢结构住宅[N];中华建筑报;2010年

10 孙成会;浅析加拿大轻钢结构住宅[N];中华建筑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航海;轻钢结构住宅循环经济研究与评价[D];长安大学;2007年

2 孙宇;薄壁轻钢结构住宅体系技术经济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韩少锋;轻钢结构住宅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江冰;低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张镇森;重庆推广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可行性研究与政策建议[D];重庆大学;2007年

6 黄慧娟;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06年

7 余娟;轻钢结构住宅及经济分析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8 谭金想;汶川地震灾区薄壁轻钢结构住宅体系适应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9 石守坤;多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抗震分析及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10 陈银;多高层轻钢结构住宅的设计与研究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13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313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e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