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双向地震激励下的两阶段多维Pushover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09 19:58
【摘要】:在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中,由模态推覆力得到的结构力-位移关系只适合于该模态下的反应,不能合理反映结构整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发展过程。为此,针对双向地震激励下的多层偏心结构,提出了两阶段多维Pushover分析方法。第一阶段:通过双向地震激励下的模态多维Pushover分析结构在双向地震下的位移反应;第二阶段:利用第一阶段得到的组合模态系数建立新的推覆力模式,进行第二次多维Pushover分析,分析结构的弹塑性发展过程。通过算例分析表明:1)此方法能够较准确的估算结构位移沿楼层的分布特征;2)随着塑性反应和楼层数的增加,估算偏差随之增大;3)由组合模态推覆力模式的多维Pushover分析可以从整体上分析结构的弹塑性力-位移发展过程。
[Abstract]:In the modal Pushover analysis method, the force-displacement relation of the structure obtained from the modal push-over force is only suitable for the response of the modal, and can not reasonably reflect the elastic-plast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whole structure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For this reason, a two-stage multi-dimensional Pushover analysis method is proposed for multi-layer eccentric structures under bidirectional seismic excitation. The first stage: 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bidirectional earthquake is analyzed by the modal multi-dimensional Pushover under the bidirectional earthquake excitation. The second stage: by using the combined modal coefficients obtained in the first stage, a new push-force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second multi-dimensional Pushover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elastic-plast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tructure. The numerical examples show that: 1) this method can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along the floor, 2)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stic response and the number of floors, the estimation deviation increases. 3) the development of elastic-plastic force-displacement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analyzed by multi-dimensional Pushover analysis of the combined modal push-force mode.
【作者单位】: 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067,51478091) 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团队基金项目(51121005)
【分类号】:TU3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尹华伟,汪梦甫,周锡元;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改进[J];工程力学;2003年04期

2 沈蒲生;龚胡广;;多模态静力推覆分析及其在高层混合结构体系抗震评估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06年08期

3 吕大刚;崔双双;陈志恒;;基于Pushover分析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侧向倒塌能力评定[J];工程力学;2013年01期

4 汪梦甫,周锡元;关于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中的几个问题[J];结构工程师;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榕;包恩和;覃荷瑛;车青海;;强震下BRBF结构弹塑性静力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2 贾红梅;阎贵平;;Pushover方法在双柱桥墩抗震性能评估上的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朱俊锋,王东炜,霍达;在大震下RC框架结构基于Pushover方法的失效相关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4期

4 毛建猛;谢礼立;翟长海;;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改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6期

5 张凯;刘洪兵;;考虑屈服位移的竖向不规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2期

6 王秀丽;秦雪映;;不规则平面多层钢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4期

7 张力;杨均;张凯;;建筑结构抗震安全评估及应用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6期

8 何鹏辉;温换玲;高晓莉;;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9期

9 孙聪;高日;;常用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对比[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1期

10 屈涛;;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肖岩;陈国;单波;;轻型竹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陈俞;杨庆山;田玉基;;基于并联-纤维组合模型的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4年

3 于晓辉;吕大刚;王光远;;多级力控制随机Pushover方法[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4 雷淑忠;郭兵;沈祖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弹塑性分析方法比较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5 刘晶波;刘祥庆;李彬;;地铁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静力弹塑性方法[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晶波;刘祥庆;李彬;;地铁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静力弹塑性方法[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秀丽;陈祥勇;;多层轻钢住宅框架体系的弹塑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周霞;马涛;;高烈度地震区电厂侧煤仓间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民生;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明;竖向荷载对高层建筑结构侧向变形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王朝晖;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三维线性及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周莉;城市桥梁地震碰撞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D];天津大学;2010年

5 李磊;混合结构的数值建模理论及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高波;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郭伟亮;高层斜交网格筒结构体系力学性能及地震失效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颖;高桩码头抗震性能计算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尹犟;混凝土结构地震需求估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吴泽玉;基于特征参量分析的工程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芮伟国;双菱塔斜拉桥地震反应与推倒分析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柱;百层港大水位差干散货码头装卸工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毅;带加强层钢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康银庚;基于Pushover方法的混凝土梁式桥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吴桂广;常用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软件功能对比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6 刘跃宇;结构抗震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的研究与改进[D];中南大学;2011年

7 马畅;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8 李W,

本文编号:2321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321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a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