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遇地震下RC框架结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的实用计算方法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maximum elastic-plastic displacements of structures under rare earthquakes. In this paper,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a global yield mechanism can be formed for the RC frame structure with low and middle layers, which is dominated by the first order vibration mod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weak layer failure in the RC frame structure is reduced. The dispersion of the elastoplastic seismic response may be reduced. Then, based on a series of reasonable assumptions, a prediction method for the maximum elastic-plastic interlayer displacement and its mean square deviation (RMS) of the RC frame structure with global yield mechanism is proposed, and the prediction formula and analysis flow are given.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results of elastic-p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to use, and the mean value and variance of the predicted value and the statistical value of the result of the time-history analysi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ach other. It can be used as a practical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maximum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of RC frame structure under rare earthquake.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FRF-TP-12-018A)
【分类号】:TU37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慎江,方高倪,吴运传;高层建筑层间位移控制的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陈钱商;;轻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06期
3 胡宝琳;姚文娟;李国强;;罕遇地震荷载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弹塑性位移的简化计算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1年02期
4 魏琏;高层建筑结构位移控制研讨[J];建筑结构;2000年06期
5 余洁;秦浩;;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反应特性研究[J];建筑结构;2010年S1期
6 马林东;王彤;;建筑物增层改造设计实例[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7 陈光华;地震作用下多层剪切型结构弹塑性位移反应的简化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1984年02期
8 邹泓荣;打桩对邻近建筑影响的讨论[J];广东土木与建筑;1998年01期
9 周丽萍;底部加RC抗震墙框架结构体系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吴波,李艺华;RC框架结构薄弱层的层间位移可靠度水平考察[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俊举;温增平;胡聿贤;;考虑重力P-△效应影响的层间位移谱计算方法[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2 蒋利学;;一个限制高层建筑层间变形的新参数—广义剪切变形[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3 程明;陈宏;石永久;;新抗震规范对多层钢结构设计的影响[A];钢结构工程研究(四)——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庄金钊;高小旺;杨仁树;;大震作用下高层不规则钢结构的弹塑性位移反应分析[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晓明;李海峰;;钢结构直接加层中柱脚刚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A];2008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江锡虎;;交错桁架结构体系非线性结构性能分析[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周素琴;郭子雄;;基于可靠度的RC框架房屋震害预测[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8 高轩能;彭观寿;张惠华;;支撑型式与钢框架结构的侧移刚度[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9 刘杰;孙涛;李黎明;王亮;;半刚性高层钢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易伟建;郭国会;;框架结构损伤诊断的神经网络方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进;丹心为用户[N];吉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靖;地下结构动力变形分析及其对地表建筑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尹犟;混凝土结构地震需求估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曾德民;橡胶隔震支座的刚度特征与隔震建筑的性能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4 管晔;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地震反应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5 王朝晖;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三维线性及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唐曹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刚度比限制方法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9年
7 崔奕;天津地铁一号线土建工程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马千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9 刘毅;钢筋混凝土结构二阶效应及设计方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方兴华;高层建筑带支撑钢框架结构动力可靠度理论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伟松;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剪力墙结构无害层间位移分析[D];华侨大学;2013年
2 关雨辰;性能设计在钢框架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方高倪;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框架结构的变形研究及三维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林宁;粘弹性阻尼器在框架结构中的优化布置[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邓涛;粘弹性阻尼器减震性能研究与优化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6 刘辉;SRC-RC竖向组合框架抗震性能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新科;延性节点钢框架的侧向刚度及增强措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8年
8 贺海斌;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合理数量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张建川;高烈度地区多层错层设计的结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肖承波;某非完整的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77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37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