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利用智慧排水系统应对城市旱涝并发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16 12:51
【摘要】:在分析我国旱涝并发现状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以数值模拟为基础的路缘石扩展区排水设计和结合信息技术动态控制的可生长型深层排水系统。前者从微观角度,结合国外实例经验,具体阐述将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路缘石扩展区排水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后者从宏观角度,论述利用信息技术对现状排水系统结构进行革新的原理及其研究意义。论文用以应对我国面临的城市内涝灾害、水资源危机和地面沉降等问题,是智慧水务大背景下,对智慧排水系统进行探索的基础应用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urrent situation of drought and waterlogging in Chin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of drainage in the extension area of kerb stone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growing deep drainage system based on dynamic contr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form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apply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drainage design of the spreading area of road edge stone from the microscopic point of view and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examples. From the macroscopic point of view, the latt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reform the structure of the current drainage system.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urban waterlogging, water crisis and land subsidence in China, this paper is the basic applied research of intelligent drainage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water affairs.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广州金鹏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1061037)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师范大学)开放基金项目(PK2012006)资助
【分类号】:TU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志龙;;浅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2 李旭;张辉;赵万民;;统筹兼顾,因势利导:历史治水经验对城市“内涝”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4期

3 杨锐;王丽蓉;;雨水花园:雨水利用的景观策略[J];城市问题;2011年12期

4 于一丁;黄宁;万昆;;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探讨——以武汉市航空路武展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5期

5 黄金林;迟宝明;路莹;杜新强;;地下储水空间雨洪资源调蓄技术研究进展[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2期

6 李俊奇;王文亮;边静;陈晓君;徐芳;;城市道路雨水生态处置技术及其案例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16期

7 胡爱兵;李子富;张书函;陈建刚;;模拟生物滞留池净化城市机动车道路雨水径流[J];中国给水排水;2012年13期

8 戴慎志;曹凯;;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秀琴;和燕;李国富;;无车道、自升降、节约型、暗挖成型地下停车场技术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2 吴艳华;谢金容;朱星平;;城市广场地下空间可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3 代朋;谢爱华;;城市地下空间的精神因素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4 刘春彦;沈燕红;;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5 梁小略;席广会;;城市地下工程集聚区的再开发规划和资源整合——以湛江市霞山区商贸中心片区为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6 陈娟;李夕兵;顾开运;;地下商业步行街内部环境优化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7 蔡庚洋;姚建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若干思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8 缪宇宁;;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地下空间规划[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9 郑淑芬;罗周全;;提高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综合效益对策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10 马晓冬;徐帮树;李术才;;构建高效步行系统,营造地下交通空间——以济南火车站站前枢纽开发设想为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瀚;程婧;;城市重点地段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论证方法初探——以武汉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芳;张波;;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对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利冬;;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4 刘维;赵光;郑兆唯;;结合轨道交通的城市地下综合体规划控制研究——以天津地铁成林道站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志龙;;城市地下空间研究现状与展望[A];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6 蔡庚洋;姚建华;;21世纪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初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代阳;徐苏宁;;关于提高寒地城市地下空间吸引力的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若;吴遐;;地铁地下街步行交通空间及其主题营造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维;赵光;郑兆唯;;优化地下空间布局 打造多元城市结构——以天津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总体规划)[C];2012年

10 颜勤;潘];;国内外地下街开发与建设的差异性分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翔;中国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左长安;绿色视野下CBD规划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陈飞;建筑与气候[D];同济大学;2007年

4 董贺轩;城市立体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李鹏;面向生态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及实践[D];同济大学;2008年

6 张庆顺;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郑怀德;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家琳;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章莉莉;地铁公共空间设计管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10 姚钢;建筑的“正典”与误读[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志红;全球化背景下昆明城市空间扩展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唐晖;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营造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颉芳芳;景观空间导向性设计方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苏嘉楠;基于使用者认知与需求的地下街空间形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巍;地下空间自然采光景观形态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丽;哈尔滨市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屋顶花园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石博;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与站前广场一体化趋势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池魏楠;城市中心区地下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黄磊磊;旧城工业遗产地段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10 刘于X,

本文编号:2441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441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3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