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上海市的空间失配及其原因

发布时间:2019-07-11 16:57
【摘要】:在上海,随着工业和人口向郊区转移扩散,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失配问题逐渐暴露。通过构建空间失配指数测算公式,计算出了1990-2010年各年份上海市工业分布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失配指数。认为空间失配的形成原因包括工业转移与人口扩散的机制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隔离、工业企业与居民对区位的偏好不同等。为了有效地改变上海的空间失配现状,提高城市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议坚持多核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加强郊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本地居住、本地就业"。
[Abstract]:In Shanghai, the problem of space mismatch between employment and living has been gradually exposed as industry and population transfer to the suburbs. The spatial mismatch index of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Shanghai from 1990 to 2010 was calculated by building the formula of spatial mismatch index. The reason of the spatial mismatch is that the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population diffusion is different, the time is different, the space isolation,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nd the residents have different preference for the location, etc.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hanghai's spatial mismatch and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space development, it is suggested to adhere to the multi-core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model, strengthe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suburb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actively guide the "Local employment, local employment".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TU9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桂新;魏星;;上海从业劳动力分布变动与城市空间重构[J];人口研究;2006年05期

2 刘志林;王茂军;柴彦威;;空间错位理论研究进展与方法论评述[J];人文地理;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文华;代合治;;我国城市郊区化的机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刘望保;陈忠暖;闫小培;;转型期广州市居住迁移的分阶段比较[J];热带地理;2009年02期

3 柴彦威;沈洁;;基于居民移动—活动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J];人文地理;2006年05期

4 刘望保;闫小培;曹小曙;;广州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文地理;2007年04期

5 王茂军;柴彦威;高宜程;;认知地图空间分析的地理学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7年05期

6 汪丽;王兴中;;社会阶层化与城市社会空间的发展及其与城市娱乐业的(空间)关系[J];人文地理;2008年02期

7 柴彦威;张文佳;张艳;颜亚宁;赵莹;;微观个体行为时空数据的生产过程与质量管理——以北京居民活动日志调查为例[J];人文地理;2009年06期

8 刘志林;王茂军;柴彦威;;空间错位理论研究进展与方法论评述[J];人文地理;2010年01期

9 钟杨燕;周素红;;转型背景下原单位职工迁居行为特征与机制——以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为例[J];人文地理;2010年05期

10 刘碧寒;沈凡卜;;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衡苹;;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迁居意愿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陈;;保障性社区居民的居住—就业变迁与空间匹配性——基于南京市西善花苑小区的调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贺中辉;;深圳高新科技园区就业-居住空间特征及其规划影响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林建永;吴永兴;;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向,促进上海空间布局协调发展[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5 柴彦威;肖作鹏;张艳;;中国城市空间组织高碳化的形成、特征及调控路径[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何小东;郑元同;;“双化”联动背景下西部中小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思考[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潘海啸;王晓博;;动迁居民的出行特征及其对社会分异和宜居水平的影响[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炎;;苏州工业园区职住分离问题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9 刘沛;杜宁睿;黄经南;向澄;;基于社区尺度的城市空间参数对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10 王宏;牟振华;张志伟;赵林胜;;大城市功能外迁中双向通勤现象探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吴文静;基于时空约束的出行目的地选择行为建模与仿真[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晓青;基于混合增长的“产住共同体”演进、机理与建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8 王朝红;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评价[D];天津大学;2010年

9 田永英;功能·尺度·等级;功能·尺度·等级[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黄晓军;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静;芜湖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芳;杭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利用绩效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陈卓;北京外来中低收入人群就业—居住关系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4 于晓影;济南市保障性住房的选址问题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5 么贵芬;北京市居民职住分离的时空对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金鹏;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边缘区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蔡晓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模型与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陈浩;转型期中国城市住区再开发中的非均衡博弈与治理[D];南京大学;2011年

9 杨海华;广州郊区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冷炳荣;从网络研究到城市网络[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桂新,魏星;大都市都心地区人口减少与高龄化的考察——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人口研究;2003年04期

2 史中华,柴彦威,刘志林;深圳市民迁居特征的时空分析[J];人文地理;2000年03期

3 李峥嵘,柴彦威;大连市民通勤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0年06期

4 刘志林;王茂军;柴彦威;;空间错位理论研究进展与方法论评述[J];人文地理;2010年01期

5 刘娟;大城市流动人口特征、流动原因及效应分析——以济南市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何新易,廖淑华;劳动歧视下的人口流动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5年03期

7 周江评;“空间不匹配”假设与城市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美国相关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09期

8 蒋忠国;员工通勤替代方案[J];人类工效学;1996年01期

9 陈训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513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13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1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