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中英中小学绿色建筑设计与应用状况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20 16:25
【摘要】:中小学是文脉传承的纽带,是为社会培养未来接班人的摇篮,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时代的风貌,有着深远的社会影响。中小学校的设计与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办学体制息息相关,学校设施、环境状况对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交通方式、及周边环境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长效的影响。在此前提下,怎样的学校设施能顺应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建筑界、教育界一直在积极探索的问题。中小学建筑需要展现时代风貌、需要满足功能需求、需要提高环境质量、需要创造人性化个性化空间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相配合、需要提高教育品质、需要培养及加强青少年的环境观念并改善社区服务,这些渴求值得业界引起重视,因为我们有义务为下一代创造更健康、舒适、经济的基础教育环境。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发展,各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作为消耗社会能源总产量30%的建筑业更责无旁贷的需要担负起其节能减排的重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体现在教育类建筑上的,是各国制定的相关绿色学校的计划。绿色学校的概念自1991年在丹麦被提出以来,通过20余年的研究实践发展,已经在全世界范围普及流行,高峰期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现今,全球各地的绿色学校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此可见,发展绿色中小学建筑已经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必然趋势,不但顺应了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需求也回应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召唤。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新建和改建项目建设,以美国为例,美国境内已有315所中小学获得了LEED认证,且与之相应的评估标准、管理制度、运营模式、及课程设置都发展较为完善。而我国现有的发展状况则相形见绌,我国现存的280000所小学及85000所中学中获得过绿色建筑评估认证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与法规政策的完善度、设计施工的标准度、运营管理的规范度都有直接关系。 笔者通过研究生阶段在英国的学习调研,试图通过对比中英两国中小学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的异同,从分析中借鉴英国的先进理念、技术,从结论中寻求适宜我国国情的中小学绿色建筑发展道路。文章第一部分梳理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从政策、法规、标准的角度进行了比对,第三部分叙述了两国在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设计理念的异同并阐述了适宜中小学建筑采用的设计策略,第四部分论述了施工、运营、维护方式方法的差别,第五部分列举了英国和我国近年最优秀的设计案例,第六部分就我国中小学绿色建筑的发展给予了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0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卷首语[J];广西城镇建设;2006年02期

2 蹇兴超;;以推广10项新技术为手段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节选)[J];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04期

3 张志朴;朱维维;;绿色建筑,构建未来的蓝图——绿色建筑在天津的发展[J];城市;2010年04期

4 何星华;;绿色建筑与企业发展[J];工程质量;2006年01期

5 Maggie;;世界著名绿色建筑一览[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6年21期

6 辛洪云;连海宁;;城市绿色建筑与节能应用分析[J];建筑;2007年09期

7 郭理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构建思路[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7期

8 仇保兴;;关注中国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6年03期

9 金星;;卷首语[J];建筑与文化;2006年08期

10 ;关于编撰《中国智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报告2007》的通知[J];中国勘察设计;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宁;董聪;江见鲸;;绿色建筑综合评估系统分析与探索[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2 汪炎平;;绿色建筑与智能、低耗节能[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海荣;沈剑;谌金虎;张海波;;推广绿色建筑,创建节约型工地[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一辑)[C];2010年

4 程大章;刘钢;;绿色建筑智能系统工程的探索[A];05'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周波;;浅议新世纪的“绿色建筑”倾向[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李伟华;将国政;茅靳丰;梁大伟;;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A];第四届全国人防工程内部环境与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朴在林;李泉海;孙国凯;张文基;倪云枭;;农村住宅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8 曾捷;;绿色建筑设计目标的确定和运作[A];2008天津绿色建筑论坛、2008天津建材行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韩君伟;董靓;;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夏令操;;从LEED评估体系到绿色建筑设计的随想[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沛楠;让绿色建筑成为环境的过滤器[N];中华建筑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吴宏雄 通讯员 吴肩宇;绿色建筑,改变城市生态[N];福建日报;2011年

3 中国房地产人才网 陈璇;绿色建筑兴起 环保人才紧俏[N];房地产时报;2011年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N];经济日报;2011年

5 记者 顾今;第四届绿色建筑与节能大会在沪举行[N];建筑时报;2011年

6 俊霞;节能转换:开启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N];建筑时报;2010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李莉 范圣楠 记者 闫艳 高杰;环境立区不能缺绿色建筑[N];中国环境报;2011年

8 晓天;绿色建筑:撑起人类未来的梦想[N];中华建筑报;2001年

9 ;中国应把握绿色建筑产业大商机[N];消费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冰 洪宝光;国内外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展望[N];海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r,

本文编号:2528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28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4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