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水胶比和粗骨料体积分数对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及扩散系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9-12 00:50
【摘要】:为研究水胶比(质量比)和粗骨料体积分数对早龄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和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测量了水胶比为0.62,0.43,0.30(分别标记为C3,C5和C8)的混凝土早龄期28d内部相对湿度的发展,进而求解了其水分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大,早龄期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饱和期的持续时间延长,自干燥引起的内部相对湿度下降减小,水分扩散引起的内部相对湿度下降增大,混凝土水分扩散系数也增大;自干燥单独作用下,C3,C5和C8混凝土密封试件28d内部相对湿度平均值分别为95.4%,93.3%和79.6%,而当自干燥和环境干燥共同作用时,其干燥试件对应值分别为70.0%,73.2%和73.0%;C3系列普通混凝土的水分扩散系数最大值Dmax约为C8系列高强混凝土的10倍.另外,早龄期混凝土中水分扩散过程主要由砂浆相控制,水分很可能绕开粗骨料进行扩散;单调增加石灰石粗骨料的体积分数(2.1%~50.0%)对同水胶比混凝土的早龄期内部相对湿度发展和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24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62320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0002110034)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韩宇栋;张君;高原;;粗骨料体积含量对混凝土断裂参数的影响[J];工程力学;2013年03期

2 韩宇栋;张君;王振波;;粗骨料体积分数对混凝土弹模和抗压强度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3 黄瑜;祁锟;张君;;早龄期混凝土内部湿度发展特征[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张鹏;赵铁军;Wittmann F.H.;Slowik V.;;基于反向分析计算水泥基体的湿扩散系数[J];水利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姬永生;司维;袁迎曙;刘先观;柏霞;;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2 姬永生;董亚男;袁迎曙;吴晓峰;柏霞;;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的机理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3 蒋鸿;;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温湿度的测定分析[J];重庆建筑;2011年09期

4 董淑慧;葛勇;张宝生;袁杰;;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测试方法[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6期

5 周海华;张振文;贺智敏;柳俊哲;;海砂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及其防治[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2期

6 林刚;向志海;刘应华;魏东;;置于氯盐环境中混凝土结构钢筋起锈时间预测[J];工程力学;2010年09期

7 李曙光;李庆斌;;混凝土二维干缩开裂分析的改进弥散裂纹模型[J];工程力学;2011年12期

8 何智海;钱春香;钱桂枫;孟凡利;程飞;高祥彪;庄园;;等强度下混凝土组分对内部相对湿度和自收缩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1年02期

9 李春秋;李克非;;干湿交替下表层混凝土中水分传输:理论、试验和模拟[J];硅酸盐学报;2010年07期

10 高原;张君;韩宇栋;;混凝土超早期收缩试验与模拟[J];硅酸盐学报;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蒋正武;孙振平;王培铭;;水泥浆体中早期内部相对湿度分布的研究[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2 蒋正武;孙振平;王培铭;;水泥浆体中早期内部相对湿度分布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周耀;王元丰;韩冰;;混凝土含水率对梁动力性能影响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4 韩宇栋;张君;王振波;;预湿陶粒内养护对高强混凝土板早期内部湿度的调控效果[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远臣;再生骨料/水泥复合材料干缩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曙光;数字混凝土CT建立方法及其在干缩微裂纹模拟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3 蒋建华;气候环境作用定量模式及其在混凝土结构寿命预计中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李美利;混凝土潮湿养护效率的电阻率评价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万小梅;力学荷载及环境复合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劣化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侯东伟;混凝土自身与干燥收缩一体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刘有志;水工混凝土温控和湿控防裂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唐世斌;混凝土温湿型裂缝开裂过程细观数值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苏安双;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及开裂趋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李春秋;干湿交替下表层混凝土中水分与离子传输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德强;早期养护方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1年

2 罗大明;深圳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环境区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朱耀台;混凝土结构早期收缩裂缝的试验研究与收缩应力场的理论建模[D];浙江大学;2005年

4 陈晓光;水工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和温控防裂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马红岩;海砂对水泥基材料水化行为及护筋性能的影响研究[D];深圳大学;2008年

6 周宇飞;高强混凝土内养护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谢震;橡胶集料混凝土抗折性能及圆环实验改进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张铮;湿度对钢筋混凝土梁徐变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李林;含水率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王伟;浸泡时间对砂浆及砖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君,王林,孙明,刘骞;粗细骨料比例和水泥石强度对混凝土断裂参数的影响[J];工程力学;2004年01期

2 张君;祁锟;侯东伟;;基于绝热温升试验的早龄期混凝土温度场的计算[J];工程力学;2009年08期

3 张君;刘骞;;基于三点弯曲实验的混凝土抗拉软化关系的求解方法[J];硅酸盐学报;2007年03期

4 侯东伟;张君;孙伟;;基于早期变形特征的混凝土凝结时间的确定[J];硅酸盐学报;2009年07期

5 韩宇栋;张君;高原;;粗骨料体积含量对混凝土断裂参数的影响[J];工程力学;2013年03期

6 王新友,蒋正武,高相东,孙振平;混凝土中水分迁移机理与模型研究评述[J];建筑材料学报;2002年01期

7 张君,刘骞,王林;混凝土内裂纹沿水泥石/骨料界面或穿透骨料发展的条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黄达海,刘光廷;混凝土等温传湿过程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2年06期

9 侯东伟;张君;陈浩宇;刘文;;干燥与潮湿环境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发展分析[J];水利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东伟;混凝土自身与干燥收缩一体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先瑞;;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加湿器的建模与仿真[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刘纪华;杨立岐;张表志;;二向应力状态下早龄期混凝土的破坏准则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6期

3 王光阀;;用空气-CO_2混合气吹硬水玻璃砂型[J];现代兵器;1982年02期

4 王可淞;谭绍琳;;预测搪瓷鳞爆缺陷及克服的探索[J];中国搪瓷;1994年04期

5 胡瑞喜;;侧吹风空调中温、湿度参数整定方法[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2年01期

6 张智博;张君;;混凝土收缩与环境湿度的关系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06期

7 李升进;楼国锋;王晓东;张欣欣;;反应气相对湿度对PEMFC性能的影响[J];电源技术;2008年09期

8 张登祥;杨伟军;;自干燥混凝土相对湿度变化理论及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9期

9 李桢;湿空气参数的计算[J];化学世界;1986年01期

10 孙启林;王利民;韩昌瑞;赵成泉;华珍;薛明琛;卢俊杰;;早龄期钢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测试与计算[J];混凝土;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明;张其俊;孙礼明;;温度湿度对高温玻纤袋除尘器若干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王浩明;张其俊;孙礼明;;温度湿度对高温玻纤袋除尘器若干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王浩明;张其俊;孙礼明;;温度湿度对高温玻纤袋除尘器若干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鸿勋;;SC69-02型水分测定仪的改进和应用[A];2005年电子玻璃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董金玲;李晓红;张韫宏;;Micro-Raman光谱对乙酸镁液滴与CO_2反应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卢培栋;王枫;李文学;李晓红;董金玲;张韫宏;;FTIR-ATR对NaNO_3微粒复杂潮解与风化过程的观测[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吴昊泽;赵华磊;谭文杰;丁亮;刘梅;常钧;程新;;CO_2预养护钢渣粗粉制备大掺量钢渣水泥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承遇;齐济;黄明;庞世红;;浮法玻璃的风化[A];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分会2009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孟祥海;;水泥储存中的问题及分析[A];2006年水泥技术大会暨第八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春成;孙江燕;史筱超;宁巧玉;;化学镀锡在印刷线路板中的应用[A];2007年上海市电子电镀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辽宁本溪静山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李延俊;新型窑外分解技术的特点及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6年

2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曹永敏;菱镁技术最新发展动向探究[N];中国建材报;2006年

3 ;中空玻璃生产规程(六)[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中空玻璃生产规程(八)[N];中国建材报;2007年

5 王菊香 河北工业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 吴楠 国家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马玉聪 耀华玻璃工业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高延彬 廊坊开发区拓扑(TOPO)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防霉隔离粉防霉效果的协方差分析[N];中国建材报;2010年

6 记者 周军 通讯员 岳心如;攀钢首套WSA制酸系统建成投产[N];中国冶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侯东伟;混凝土自身与干燥收缩一体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鲁彩凤;自然气候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预计方法[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贾春霞;硅胶基复合干燥剂强化除湿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4 张林;烃(醚)—甲醇体系渗透汽化膜及其传质与集成分离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臻丽;余震作用对早龄期混凝土强度与损伤影响的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梦梦;C40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曲蒙;早龄期混凝土损伤断裂的数值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政;环境湿度对混凝土徐变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茂光;西部温湿度条件下混凝土体积变形与开裂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张洪杰;微胶囊技术在沙棘混合粉防吸湿方面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王宏斌;混凝土夹心秸秆砌块组材调湿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8 刘蒙;CO_2养护混凝土过程中化学反应促进作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杨小明;早龄期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特性的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龙军;基于反向分析的水泥基材料干缩性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4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34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