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村镇生土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2 03:01
【摘要】:生土结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优势为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技术简单、绿色环保、保温与隔热性能优越、可降解再生、建造过程低耗能且无污染等,因而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大量存在。但生土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问题成为一个制约其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困难。本文围绕中国村镇生土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从村镇房屋调研、生土结构土料的物理与力学性能测试、生土结构房屋主要受力构件—承重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生土结构承重墙体承载力计算方法与恢复力模型、生土结构房屋的建造工艺和具体构造措施等展开系列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1.对村镇生土结构房屋所用土料的物理与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生土结构所用土料的物理性能指标,得到了土体强度的力学性能参数取值和取值方法,为村镇生土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对村镇生土结构房屋的主要受力构件—承重生土墙体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对14个生土结构墙体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和分析采用不同构造措施及夯筑方法建造的生土结构房屋承重墙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特征、墙体的水平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耗能性能、强度及刚度退化等。试验研究表明,与传统生土墙体相比,针对生土墙体提出的内置绳网、加木构造柱木圈梁框架等新的构造措施、夯筑方法及加固方法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承重生土墙体的抗震性能。 3.在生土结构房屋承重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承重墙体的破坏机理,对其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承重墙体水平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基于试验数据拟合了生土结构房屋承重墙体在低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无量纲化骨架曲线,得到了简化三线型模型的基本参数;采用理论分析及试验回归的方法得到了骨架曲线的计算公式;根据试件的滞回规则,构建了生土结构房屋承重墙体的恢复力模型。 5.在本文生土结构房屋承重墙体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生土结构房屋承重墙体结构的性能划分为使用良好、暂时使用、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四个水平,给出了承重墙体结构在四个性能水平极限状态的容许变形值(层间位移角参考限值),并给出了原型墙体在各性能水平单位墙宽抗剪承载力参考值。 6.在总结村镇生土结构住宅抗震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从材料选择、结构体系、基础、墙体、屋盖系统几个方面给出了村镇生土结构房屋详细的抗震构造建议和建造指导,为村镇生土结构房屋的建造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的研究,既可为补充和完善相关规范、规程、行业标准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又可为村镇生土结构房屋的新建和加固改造提供经济可行、科学合理的实用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361;TU35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坚;李敏;王毅红;王春英;;夯土建筑土料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2 许丽萍;马全明;;夯土墙在新的乡土生态建筑中的应用——浙江安吉生态屋夯土墙营造方法解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3 刘艳峰;刘加平;张继良;;传统夯土民居冬季热稳定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4 胡昕;周铁钢;李晓文;余长霞;;石膏—土坯墙民居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5 冯薇;刘燕德;;生土结构农房抗震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6 张波;;村镇房屋抗震性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7 任震英;;中国窑洞建筑的春天——坚定目标、克服困难、聚集力量为发展中国生土建筑学而奋斗——1984~1989年以来的研究报告[J];地下空间;1989年04期

8 季静;韩小雷;郑宜;王建区;陈勇;杨坤;;基于能力设计原理的双肢剪力墙极限承载力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4期

9 王海生;陈以一;赵宪忠;胡敬礼;;高含钢率钢骨混凝土柱试验和恢复力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4期

10 张虎元;赵天宇;王旭东;;中国古代土工建造方法[J];敦煌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晓东;古代夯土建筑动力响应及抗震保护[D];兰州大学;2011年

2 赵西平;西部传统夯土民居建筑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尚建丽;传统夯土民居生态建筑材料体系的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白亮;型钢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及性能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吴大川;西部村镇小康住宅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6 董三升;高强混凝土加芯柱及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不同夯筑方法的承重夯土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陈全杰;既有村镇生土结构房屋承重夯土墙体加固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韩岗;村镇生土房屋抗震构造措施的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王建卫;既有村镇生土结构房屋承重土坯墙体加固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宋淑芳;土坯建筑山墙倾闪机理及预控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董玉将;传统夯土民居建筑抗震加固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润山;陕南乡土民居建筑材料及室内热环境[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8 宋满荣;关于《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罗强;西北地区生土民居设计与营造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申世元;农村木构架承重土坯围护墙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6年



本文编号:2534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34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d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