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孔连续检测的稳定流抽水试验设备的研制
【图文】:
试验方法认为:抽水试段内的水量只分布在试段上、下两端与试段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岩体内,抽水试段之间及与孔底不发生水力联系,实际上它们存在复杂的水力联系。为了克服以上问题,可采用在线全孔连续检测的稳定流抽水试验设备,该设备既可以检测渗流区域的平均渗透系数,还能精确检测出沿孔深岩土层的渗透系数变化情况,准确找出其渗漏点、段的具体位置及渗漏量。1工作原理在设计位置分别钻设一主井与若干个水位观测井,采用抽水系统在主井中抽水至形成稳定流,形成一个以井孔为中心的降落漏斗状的地下水面,如图1所示,假定水流是水平流向时,则流向水井的渗流过水断面应是一系列的同心圆柱面,分别测得抽水量Q,观测孔距井轴线的距离分别为r1,r2,通过达西定律即可求出土层的平均k值与微分Δk值[1]。图1在线全孔连续检测的稳定流抽水试验设备原理现围绕井轴取一过水断面,,该断面距井中心距离687
(5)Δk=ΔQπln(r2/r1)(h22-h21)(6)式中:Δk为某微分段渗透系数(cm/s);ΔQ为单位时间自井中某微分段抽出的水量(m3)。该设备利用流速仪探头放置于抽水井井底,自井底部而上匀速地提至稳定水位处,连续检测自井底部至稳定水位试验段中微分区段的流量ΔQ,采用2个分别放置于观测井Ⅰ和观测井Ⅱ中的水位监测仪检测h1与h2;经微型计算机系统分析与处理,即可获得试验段岩土层渗透系数沿抽水井孔埋深范围内的分布情况。2硬件和软件设计2.1硬件组成设计该装置的主机结构如图2所示,该系统是由4个传感器、主机等组合而成。传感器设备包括流速仪探头、水位监测仪、位移传感器等。主机主要由80c196单片机系统、输入通道(传感器、接口电路、键盘)、输出通道(显示器、打印机、数据转存器)等组成。其工作过程为:首先在设计位置钻一抽水井孔与2个观测井孔至设计孔深,然后利用抽水系统开始抽水,使主井水位下降至一定深度,涌水流量符合抽水试验稳定标准。将流速仪探头和2个水位监测仪分别沿井孔轴线放入抽水井井底和2个观测井内。开启设备,伺服电机开始运转并缓慢匀速提升流速仪探头,使其沿抽水井孔轴线自井底部而上匀速检测井孔各点的流速,并转化为电脉冲信号经过电缆线内的信号线和光电隔离器送往微型计算机系统;同时放入观测井孔中的水位监测仪,测得观测井的水位数据,通过信号线和光电隔离器连接到微型计算机系统上;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岩土层渗透系数沿抽水井孔埋深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并显示和打印出来[4,5]。图2在线全孔连续检测的稳定流抽水试验设备主机原理2.2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在线全孔连续检测的稳定流抽水试验设备的模拟传感器信号输出均为4~20mA的直流电
【作者单位】: 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8195)
【分类号】:TU4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管文剑;金伟明;;新型泥浆池差压式密度计的设计与实现[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1期
2 陈伟;徐蒙;李运成;;一种动态检测土粒度核子分析仪的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11期
3 王烈;李开超;;稳定流抽水试验渗透系数的对比分析[J];地下水;2012年02期
4 余学鹏;门妮;;完整井稳定流抽水试验渗透系数的确定分析[J];铁道勘察;2010年06期
5 陈伟;徐蒙;贺建清;王志斌;;基于单片机的灌浆在线检测系统的研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红;陈向阳;曾凡清;;变形监测技术在野猫面滑坡中的应用与分析[J];测绘通报;2012年06期
2 邹辉;王贤能;张运标;;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医院门急诊综合楼群孔抽水试验工程实例[J];城市勘测;2007年04期
3 蔡学文;;深圳东部华侨城、三洲田森林公园岩土工程勘察[J];城市勘测;2011年01期
4 王小明;汪华安;罗长保;;越南某滨海电厂软土原位测试成果相关性研究[J];电力勘测设计;2011年04期
5 高虎艳;;扁铲侧胀试验在黄土地区的应用[J];都市快轨交通;2009年06期
6 王烈;李开超;;稳定流抽水试验渗透系数的对比分析[J];地下水;2012年02期
7 潘天有;;土的物理力学与工程特性指标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8 郑艳;麻凤海;金鑫;;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的变形监测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高会强;;新会基地码头软基加固监测及效果评价分析[J];港工技术;2009年04期
10 宋大业;;土体位移监测中测斜管的安装工艺[J];港工技术;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周训华;彭小平;漆小秋;;某高速公路滑坡岩土工程监测成果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蒋益平;;关于上海勘察规范中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计算公式几点讨论[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3 牟建华;;绘制“等高线”法在永久构件立柱差异沉降分析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荣先;张志豪;周训军;;电磁波CT探测溶洞问题探讨[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姜海波;林杜军;;复合土钉支护在平朔东露天槽仓支护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6 李彦恒;谭可可;冯利;;基于岩饼几何形态测量的原地应力测定方法[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马广生;王宁;牛化宪;辛建龙;郝甲森;葛振刚;孙祚祺;;深基坑位移激光传感自动监测及远、近程预警系统的研发与初步应用[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云璋;黄土地区密肋复合墙结构地基基础静动力共同作用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俞伯汀;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的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D];浙江大学;2006年
3 贺为民;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及止水帷幕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王玉锁;砂质土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及分级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珍玉;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沉降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卢海峰;巴东组软岩边坡岩体工程特性及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7 张占荣;裂隙岩体变形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8 徐湘涛;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高边坡岩体力学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袁杰;流变相物质对软土流变特性影响试验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江涛;高原湖相沉积软土固结沉降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罗平;含水弱胶结砂岩隧道地层特性及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侯春营;高边坡岩体材料试验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王琨;花岗岩蚀变带隧道大变形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辉;强夯法处理沙漠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苏雷;可液化场地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黄德东;长春市中心医院改扩建项目深基坑工程设计[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宇;隧道三维变形规律研究及其在乌鞘岭隧道工程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黄雪梅;五沟煤矿开采煤层上覆岩土体综合地质特征及防水煤岩柱留设问题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10 徐关怀;钻井泥浆流量及相关参数的监测与建模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文剑;金伟明;;新型泥浆池差压式密度计的设计与实现[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1期
2 王丽;李文涛;;基于单片机的在线颗粒分析仪智能控制系统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9年04期
3 白秋果,景春国,舒冬梅;利用γ射线测量原油含水率和含气率的数学算法分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年03期
4 杜绍敏,姜英俊,王国春;抽水试验中的参数计算问题[J];黑龙江水专学报;1994年04期
5 徐力生,郭定明,彭环云,徐蒙;LJ-Ⅱ型灌浆压水测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11期
6 余学鹏;门妮;;完整井稳定流抽水试验渗透系数的确定分析[J];铁道勘察;2010年06期
7 何启林,王德明;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预测的模糊分形神经网络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卢进登;帅方敏;梁雄兵;马安宁;程胜高;;空间插值法在湖泊水污染现状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刘忠;刘卫萍;;液压凿岩机推进系统建模与控制及仿真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赵忠义,王健,申景转,张立海,钱慧英;颗粒分析中密度计法土粒粒径计算公式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璞;王献坤;郭东兴;左正金;罗文金;;稳定流抽水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王岗水源地抽水试验为例[J];地下水;2007年04期
2 穆彦清;;进行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技术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年06期
3 齐学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参数计算的迭代算法及计算机模拟[J];水利学报;1995年07期
4 唐s
本文编号:2538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3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