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芦山7.0级地震中非抗震设防民居震害特征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3B13) 中国地震局四川省芦山7.0级强烈地震科学考察项目
【分类号】:TU311.3;P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玉成,袁一凡,郭恩栋,柳春光,杨雅玲;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 丽江县城震害统计和损失评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年01期
2 李成煜;;穿斗式木构架动力特性的简化分析[J];工程抗震;1987年02期
3 叶列平;曲哲;陆新征;冯鹏;;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04期
4 王海东;尚守平;何放龙;黄曙;邓涛;刘冬柏;;穿斗式木构架结构与轻型木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06期
5 徐红杰;陶忠;余文正;;姚安7·9地震土木结构民居震害及基于震害的穿斗木构架节点抗震加固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0期
6 李成煜;丽江地震土木结构房屋震害分析[J];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宏庚;马巍;沈小璞;;合肥市重要公共建筑震害预测与对策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刘志钦;赵辉;;火电厂RC框排架结构主厂房震害分析与设计建议[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王晓鸣,李桂青;住宅抗震的维修准则与效用决策[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4期
4 周雍年,张晓志,谢礼立;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的效益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1期
5 陆新征;唐代远;叶列平;施炜;;我国7度设防等跨RC框架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5期
6 刘晓峰;蔡贤辉;程耿东;;砌体结构震害及农村房屋加固的锚固拉结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林树枝;李刚;程耿东;;提高学校建筑抗震能力的对策建议[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黄维;钱江;郭斌;付力;;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强梁弱柱”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2期
9 夏珊;刘爱文;;抗震设防地区评定地震烈度的平均震害指数法[J];地震学报;2009年01期
10 韩新民,周瑞琦;丽江7.0级地震的烈度分布[J];地震研究;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陆新征;马玉虎;周萌;陈浩宇;叶列平;;箍筋约束对典型RC框架教学楼抗地震倒塌能力影响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李英民;韩军;刘立平;郑妮娜;王丽萍;刘建伟;伍云天;刘阳冰;;建筑结构强震破坏机制与控制方法的讨论[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3 王强;王兰民;袁中夏;贾冠华;;汶川8.0级地震陇南地区木构架承重房屋震害分析及启示[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4 苏启旺;赵世春;;基于等效框架模型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5 肖岩;陈国;杨瑞珍;佘立永;周泉;;现代竹结构住宅抗震性能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6 初明进;冯鹏;叶列平;;自适应分缝剪力墙破坏模式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7 翟长海;李爽;孙扬;谢礼立;;楼板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性能影响[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苏冠兴;李世宏;;中小学教学楼消能减震设计与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9 苏冠兴;李世宏;;中小学教学楼消能减震设计与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义忠;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猛;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初明进;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李磊;混合结构的数值建模理论及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西平;西部传统夯土民居建筑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晓峰;自动分组遗传算法的改进及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胡少卿;建筑物的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研究及基础设施经济损失预测方法探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7年
8 谢启芳;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加固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岳茂光;场地—结构体系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隋鑓;中国古代木构耗能减震机理与动力特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智能;云南农村民居新建房屋夯土墙竹筋加固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陈志寿;云南农村民居典型改性土坯、墙片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龙飞;木材嵌压实验及其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闫辉;与木结构延性节点抗震设计有关的木材嵌压试验及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唐修慧;中小学建筑抗震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黄永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刚;多层钢框架倒塌储备能力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8 王有振;民用建筑的抗震鉴定与加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聂瑞锋;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10 阎宇;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损伤模型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兴庆;陶忠;潘文;杨晓东;;云南宁洱6.4级地震村镇民居震害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S1期
2 熊海贝;倪春;吕西林;贾国成;;三层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足尺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1期
3 施伟华,周光全,赵永庆,张建国;2003年大姚6.2级地震房屋震害特征及分析[J];地震研究;2004年04期
4 李成煜;;滇西木构架房屋的抗震[J];地震工程动态;1982年04期
5 李成煜;;穿斗式木构架动力特性的简化分析[J];工程抗震;1987年02期
6 葛学礼,朱立新,王亚勇,范迪璞,王新平,崔健;村镇建筑震害与抗震技术措施[J];工程抗震;2001年01期
7 葛学礼,朱立新,贾抒,傅殿起,曹荆,焦军;云南省大姚地震房屋震害及重建抗震措施[J];工程抗震;2003年04期
8 阿肯江·托呼提;亓国庆;陈汉清;;新疆南疆地区传统土坯房屋震害及抗震技术措施[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年01期
9 陶忠;潘兴庆;潘文;杨晓东;白羽;;云南农村民居土坯墙单块土坯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年01期
10 叶列平;程光煜;陆新征;冯鹏;;论结构抗震的鲁棒性[J];建筑结构;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学礼,朱立新,贾抒,傅殿起,曹荆,焦军;云南省大姚地震房屋震害及重建抗震措施[J];工程抗震;2003年04期
2 李成煜;丽江地震土木结构房屋震害分析[J];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3 钟孟邻 ,周炳荣 ,尹心方;木构架房屋的柱脚相对基石错动的探讨[J];地震研究;1981年03期
4 潘兴庆;陶忠;潘文;杨晓东;;云南宁洱6.4级地震村镇民居震害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S1期
5 王强;王兰民;袁中夏;张振中;;陇南地区农村民房遭受汶川8.0级地震震害分析及启示[J];世界地震工程;2008年03期
6 叶燎原,缪升,周亦唐,白良,方祥;云南武定6.5级地震震害及分析[J];工程抗震;1996年02期
7 石玉成,马尔曼,陈永明,付长华;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房屋震害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2005年03期
8 尹永年;1979年溧阳地震破坏与烈度定量问题[J];华南地震;1982年01期
9 兰青龙;大同—阳高地震中农村建筑物破坏特征分析[J];山西地震;1994年04期
10 王亚勇,葛学礼,袁金西;新疆巴楚M6.8地震房屋震害及经验总结[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坪;唐益群;王建秀;;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既有村镇住宅的危害及注浆加固治理[A];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研究短文集[C];2009年
,本文编号:2539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39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