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宿舍楼夜间蓄热通风性能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康艳兵,江亿,张寅平;夜间通风相变贮能吊顶系统实验分析[J];建筑学报;2002年07期
2 冯国会;韩淑伊;刘馨;黄凯良;李慧星;;相变墙房间夏季夜间通风效果实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3 杨茜;杨柳;刘加平;;西安市夏季住宅室内热舒适调查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1年01期
4 冯国会;陈其针;黄凯良;牛润萍;王琳;;Cool storage time of phase change wallboard room in summer[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9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梦琳;杨柳;闫海燕;;汉中村镇住宅夏季热舒适调查[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2期
2 孙方田,范运泽,袁东升;夜间通风效果的探讨[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周军莉;杨华;张国强;;自然通风建筑热特性研究进展[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0年02期
4 殷维;张国强;徐峰;吴加胜;;自然通风设计通用流程初探[J];建筑学报;2009年05期
5 杨柳;杜晓磊;郑武幸;闫海燕;朱小波;;吐鲁番地区夏季农村住宅热舒适研究[J];暖通空调;2014年04期
6 王伟;严捍东;;十八烷膨胀珍珠岩定形相变材料封装及隔热性能[J];化工进展;2014年05期
7 乐小龙;梁彩华;张小松;;基于EnergyPlus对南京地区应用夜间通风预测[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4年02期
8 王向荣;张沈生;许秀丽;;浅议空调新风系统行业的发展[J];建筑与预算;2014年10期
9 张君瑛;吴喜平;于树轩;冯玉伟;章学来;;采用封装式相变材料的冷吊顶热工特性模拟[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冯国会;崔洁;黄凯良;李慧星;郭慧宇;;基于太阳能热水的毛细管网壁面低温辐射采暖系统[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艳;龙恩深;孟曦;李攀;;学生公寓热环境实测研究[A];第十四届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娟怀;王珊;马玉霞;王式功;马盼;刘慧;郭庆元;;西安市气温和污染物与疾病的关系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5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军莉;建筑蓄热与自然通风耦合作用下室内温度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2 殷维;建筑自然通风利用率预测与节能评估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秦翠翠;广州地区住宅通风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吕亚军;相变材料在轻质围护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凯良;寒冷地区相变储能房间热集成技术与热设计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殷维;CFD软件在建筑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与阶梯教室的自然通风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许艳;长沙地区办公建筑夜间通风技术实验研究及DeST模拟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4 史洪;生态低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D];江南大学;2007年
5 陈涛;办公建筑夜间通风热工参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荣元;建筑能耗需求响应仿真模型的自动生成与模型校正[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杨静竹;火车站候车厅自然通风热舒适性与节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谢莹莹;嘉峪关火车站夏季热环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贾静;基于价值工程的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方案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10 张勇华;相变屋面砖的材料配制及隔热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晓真;曲云霞;黄峰;;不同通风方案对建筑能耗影响的模拟分析[J];建筑节能;2010年06期
2 冯国会;黄凯良;陈其针;刘馨;陆梦U,
本文编号:2565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6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