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离子在水泥熟料中的固化行为研究
【图文】:
c)、复掺 5%重金属熟料 d)、复掺 7%重金属熟料图 3-3(a、b、c、d)不同重金属掺量熟料的显微照片Fig 3-3 Optical microscope pictures of clinkers with different heavy metals contents3.4 重金属离子助熔矿化作用的探讨水泥熟料的烧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熟料的形成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而且反应进程较慢,从而影响熟料的产量。而一些微量元素的加入,能够起到降低煅烧温度,改善生料的易烧性,促进熟料的煅烧的效果,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掺加矿化剂或助熔剂对熟料的烧成有多方面的作用:促进碳酸盐的分解过程;加速碱性长石、云母的分解过程;加强碱的氧化物的挥发;促进结晶氧化硅(石英、隧石)的 Si-O 键断裂,有利于固相反应;降低熟料形成时的液相形成温度,降低液相粘度,增加液相量;有利于 C3S 形成等。本文研究了生料中重金属掺量为 2%时,对熟料形成影响,从而对重金属的
图 5-2 重金属分布的电子探针结果Fig 5-2 The EMPA results of heavy metals distribution in clinker图中明亮的点状物质即为重金属集中分布的地方。可见五种重金属在熟料中都有分布,其中 Cr、Cu 和 Zn 分布的多些,Pb 和 Cd 分布的少些,这可能是由于重金属 Pb 和 Cd 在 1450℃下容易挥发,固化的较少。在一些区域重金属分布存在聚集现象,Cd 离子在硅酸盐矿物中有聚集,Zn、Cu 离子在中间相中分布相对集中,存在聚集的现象,在硅酸盐矿物也有较多分布;Cr 离子在各种矿物中均有较多分布,分布较均匀;Pb 离子固化的含量较少,在中间相中有聚集现象。5.2 重金属离子在熟料中的固化机制的探讨在熟料的形成过程中,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置换取代、间隙固溶等形式固化在熟料矿物中,杂质离子在熟料中的置换取代及间隙固溶,主要与离子的半径、价态、离子极性、离子配位数,离子电负性以及所形成的化学键的强度有关[40]。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Q17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LSP水泥熟料破碎机在浙江海宁市通过专家评议[J];中国建材科技;1992年05期
2 蒋明麟;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自动化系统及国产化问题[J];中国建材科技;1994年05期
3 ;铁矿尾矿砂生产水泥熟料新技术[J];矿业快报;2002年22期
4 王海东;廖小文;李海亮;张海;;水泥生产过程分层递阶多智能体控制系统[J];中国水泥;2006年06期
5 孙岭宏;刘同义;;浅析JX水泥公司实施循环经济3R原则的成效[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年02期
6 张桂珍;李建军;;构建信息化平台,提升水泥集团化管理水平[J];广东建材;2010年10期
7 卿玉国;赵国武;;采用热熔态高炉渣和转炉渣生产水泥熟料的探讨[J];耐火与石灰;2011年01期
8 孔庆时;;确定湿热处理用水泥熟料的最优成份[J];水泥;1983年09期
9 李向远,母庆堂;悬浮法煅烧水泥熟料的工艺设计方案[J];硅酸盐通报;1987年04期
10 冯霞;;低能水泥[J];中国建材科技;198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天津水泥院有限公司新一代技术与装备成功应用于河北燕赵水泥有限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背景材料[A];第二届中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水泥总工程师联合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瑞芝;刘继开;;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分解炉的x=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陈益民;郭随华;管宗甫;;高胶凝性水泥熟料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朱永亮;杨万芳;崔海兵;;用工业废渣生产环保水泥熟料[A];第二届中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水泥总工程师联合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贤萍;王培铭;陈红霞;吴建国;;原子力显微镜在水泥熟料单矿物早期水化产物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王秀芳;包亦望;邱岩;刘小根;;水泥熟料的小能量振动破碎理论与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建新;彭家惠;万体智;;磷石膏中有机物的测定及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8 陶龙忠;卢迪芬;;助磨剂LT2003的研究[A];水泥助磨剂研究与应用论文集[C];2005年
9 丁奇生;唐根华;陆树标;;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生产水泥熟料的新工艺开发[A];2006年水泥技术大会暨第八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丁奇生;唐根华;陆树标;;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生产水泥熟料的新工艺开发[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建筑材料篇)[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向未来 谢尚尧;南威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点火[N];巴中日报;2009年
2 记者 段海洲 实习生 张红;陕西满意公司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点火[N];铜川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建秉;山西吉港冠宇水泥200万吨生产线[N];忻州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刘建军;千业水泥二期投产初见成效[N];焦作日报;2011年
5 刘成飞 刘丽娟 赵春成;2亿元水泥熟料项目落户兴隆[N];承德日报;2009年
6 记者 吴芳兰 编辑 邱江;赛马实业重组之余再投6.5亿建3条水泥线[N];上海证券报;2010年
7 邓一龙;山东申丰集团 日产4000吨熟料生产线通过立项[N];中华建筑报;2009年
8 通讯员 陈天军 孟瑶;投资15亿元的蒙西水泥落户奇台农场[N];兵团日报(汉);2010年
9 李书成 官平;南方水泥拟收购福建水泥股份[N];中国建材报;2011年
10 魏益君;山东平邑中联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上马[N];中国工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氧化铝熟料制备的基础理论和工艺[D];中南大学;2011年
2 王秀芳;水泥物料力学性能评价与小能量破碎理论[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
3 何敏;回转窑视觉检测方法与优化控制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兰明章;重金属在水泥熟料煅烧和水泥水化过程中的行为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5 李晓光;煅烧水泥熟料用大颗粒流化床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斋民;高密度多层线路板用改性邻甲酚醛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及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同生;水泥熟料与辅助性胶凝材料的优化匹配[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史子兴;苯并VA嗪和苯并VA嗪树脂/蒙脱土混杂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及其固化行为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9 易正明;氧化铝回转窑热工分析与控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陈桥;苯并VA嗪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悦;重金属离子在水泥熟料中的固化行为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3年
2 徐磊;水泥熟料的力学性能及粉碎机理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1年
3 高显束;核电工程用水泥熟料矿相匹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黄艳;ZL公司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马光柏;氧化铝回转窑热工仿真的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06年
6 李静;铬污染土壤替代硅质原料烧制水泥熟料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侯汶杉;基于VTK和随机序列吸附的水泥微观结构构建[D];济南大学;2011年
8 李永波;带余热发电的水泥熟料生产控制方法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9 吕卫君;熟料烧结过程热力学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10 刘春英;利用电石渣煅烧水泥熟料新工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67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6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