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软土基坑中内插H型钢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的变形及稳定性的有限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0 19:26
【摘要】:基于硬化土模型(HS模型),利用PLAXI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上海地区某软土浅基坑中内插H型钢的重力式挡土墙支护开展有限元分析,根据数值试验结果和监测数据对基坑变形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内插H型钢重力坝围护在浅基坑局部开挖7~8 m范围内有着较好的可行性和工程效果,在浅基坑支护中可作为重力式围护的补充手段;(2)使用PLAXIS的HS硬化土模型模拟基坑开挖具有较好的精度和与实际情况较接近的结果,HS模型的参数可以根据工程经验进行取值;(3)实际基坑监测结果表明浅基坑的局部深坑处的内插H型钢重力坝在两端重力坝的约束下其位移发展受到一定控制,可显著提高基坑的整体稳定性,且内插H型钢可以增加围护体本身的刚度,可抵抗部分土压力弯矩,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围护体的位移;(4)实际工程中对内插H型钢重力坝的局部开挖深度要谨慎选择,首先在周边环境保护条件较为宽松的条件下采用,局部深坑深度建议在7~8 m之间,并且基坑整体开挖深度建议在5~6 m之间。通过对软土浅基坑中内插H型钢的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的研究,能对相关基坑支护工程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图文】:

重力坝,H型钢,内插,有限元模型


?.617.81218.56500⑤1-2砂质粉土5.4518.9332.0水泥土搅拌桩12000注:*代表经验取值。基坑开挖面较长,采用二维平面对称模型进行模拟,模型尺寸为50m×30m。土体均采用HS模型,内插型钢采用板单元,前后2排型钢用同样的板单元相互连接来模拟压顶的连系作用。由于水泥土搅拌桩和内插H型钢刚度相差较大,界面处需要考虑界面处的摩擦折减,根据相关经验和文献,界面系数取值为0.7,模型边界设置为标准边界,即左右边界约束水平位移,底部边界为固定位移约束,地下水位设置为地下0.5m,模型平面网格图见图5。图5内插H型钢重力坝PLAXIS有限元模型Fig.5PLAXISfiniteelementmodelofgravitydamwithH-shapedsteel3.4模拟结果分析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为强度较低的脆性材料,在浅基坑局部较深处使用时插入型钢可增强自身的刚度和强度。重力坝内插H型钢可以视为弱双排桩结构,即较弱的门架式结构,坝顶的500mm厚钢筋混凝土压顶可以视为冠梁结构,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抵抗土压力的能力。有限元模拟时采用塑性计算模式,首先激活H型钢板单元,然后一步开挖至坑底,释放土体应力。模拟过程中重点关注重力坝体的自身稳定性及其应力变化。内插H型钢重力坝的开挖位移发展趋势经PLAXIS模拟结果见图6。(a)土体水平变形(b)土体垂直变形图6开挖至坑底后土体水平和垂直变形云图(单位:mm)Fig.6Soilhorizontalandverticaldeformationnephogramafterexcavation(unit:mm)4036322824201612840-4-8-12-16-20-24-28-32686460565248444036322824201612840-4

云图,垂直变形,云图,单位


elementmodelofgravitydamwithH-shapedsteel3.4模拟结果分析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为强度较低的脆性材料,在浅基坑局部较深处使用时插入型钢可增强自身的刚度和强度。重力坝内插H型钢可以视为弱双排桩结构,,即较弱的门架式结构,坝顶的500mm厚钢筋混凝土压顶可以视为冠梁结构,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抵抗土压力的能力。有限元模拟时采用塑性计算模式,首先激活H型钢板单元,然后一步开挖至坑底,释放土体应力。模拟过程中重点关注重力坝体的自身稳定性及其应力变化。内插H型钢重力坝的开挖位移发展趋势经PLAXIS模拟结果见图6。(a)土体水平变形(b)土体垂直变形图6开挖至坑底后土体水平和垂直变形云图(单位:mm)Fig.6Soilhorizontalandverticaldeformationnephogramafterexcavation(unit:mm)4036322824201612840-4-8-12-16-20-24-28-3268646056524844403632282420161284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庆响;H型钢剪应力计算用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2年10期

2 李国甫 ,米文权;欢迎你,H型钢[J];金属世界;1994年01期

3 段玉玲,吴结才,吴学军;H型钢在未来奥运场馆中的应用前景[J];建设科技;2002年01期

4 冀宽;焊接H型钢的生产和应用[J];山西建筑;2003年10期

5 李长民;哈尔滨四海集团高新产品SKHS数控变截面H型钢自动生产线[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3年10期

6 曲成平,任宏,冯为民;多层H型钢钢结构住宅的经济分析[J];施工技术;2004年11期

7 邓宏;轻型H型钢在工业厂房中的设计及应用[J];福建建筑;1997年S1期

8 高海建,奚铁,孙飞飞;热轧H型钢的轧制及其工程应用[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2年01期

9 何道伟,张道富;马钢光明新村H型钢小高层住宅楼结构体系的设计与施工技术[J];安徽建筑;2003年04期

10 陈勇;张春玉;范伟;;波纹腹板H型钢梁的腹板受力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爱国;贾海真;;厚板焊接H型钢生产中的变形控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2 范懋达;程书华;;H型钢加工线设备、布置与生产能力的关系[A];2001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胡会荣;柴学刚;;钢结构领域中H型钢的应用[A];2009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4 范懋达;程书华;;H型钢加工线设备布置与生产能力的关系[A];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二十年资料汇编[C];2001年

5 高素荷;;装卸桥承载梁H型钢疲劳特性分析研究[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丛术平;梁书亭;董毓利;;简支钢梁火灾行为的试验研究[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7 张爱锋;吴强;杨刚;;H型截面梁局部屈曲分析[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8 管克俭;王新武;彭少民;;轻钢结构在多层建筑中的应用及发展[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9 王晨霞;李斌;;外包H型钢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性能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8年

10 顾正维;孙炳楠;戴建甫;;螺栓角钢钢结点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一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李锋 侯崎;我国热轧H型钢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2 包斯文;日本钢结构建筑发展及新型钢材开发[N];中国冶金报;2003年

3 ;建筑钢结构房屋系列[N];中国建材报;2000年

4 余玮 吴志菲;钢结构住宅———秦砖汉瓦中崛起的变革[N];中国经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霞;SMW工法的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2 汤夕春;残余应力对H型钢梁柱构件极限承载力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陈永生;H型钢桁架结构设计计算及优化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4 陈勇;波纹腹板H型钢的理论分析及在门式刚架中的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5 彭智;光纤传感技术监测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鹏飞;智能型钢水泥土连续墙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伟;新型H型钢防屈曲支撑的抗震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吴大庆;SMW工法围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9 闫莹;蜂窝柱的承载力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10 李文昌;预应力H型钢混凝土组合受弯构件非线性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81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81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0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