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引黄灌区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14:40
【摘要】:20世纪90年代后期,防洪排溃、河道整治是我国灌区水利建设中的重点和热点。河道整治工程虽保障了城镇防洪及供水安全,但往往容易忽视水域生态的平衡以及人文景观的塑造。将大规模河道建设经验用在生态脆弱的灌区水利建设中,过度的裁弯取直、浆石护岸破坏了灌区原有的自然野趣,也阻断了人水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影响了灌区的景观格局,造成视觉上的生硬单调,毫无审美情趣可言。在新时期的美丽乡村建设和灌区生态水利建设进程中,从生态水利理念和景观美学角度出发,对灌区提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生态景观设计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发展目标,探讨在华北平原引黄灌区建设中如何恢复灌区生态平衡,改善景观格局和体现人文景观。通过对灌区自然环境特征及现状问题的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整合灌区生态水利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提出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的设计体系和设计策略。从灌区总体景观布局、水环境与农林景观设计、人文景观营建等方面探讨灌区生态景观设计中所需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并结合兰考县三义寨村引黄灌区景观设计项目开展实践性探索,借此改善灌区城镇空间的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文中灌区特指华北平原引黄灌区)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述灌区生态景观建设对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分析华北平原引黄灌区的现状问题,解读生态水利工程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原理,提出生态性、文化性、可持续性的指导原则,确立“点线面——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设计体系,提出“保证灌溉平衡生态,挖掘资源充分利用,建设廊道延展贯通,留住乡情展现风貌”的设计策略,详细介绍了灌区水环境、农林景观、人文景观的设计方法与技术要求。(2)结合实际项目,对当地自然社会条件、地理地貌、环境现状问题等进行归纳分析,依据当地灌区环境特色与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目标与定位,从而对项目进行整体性、多角度的治理与规划,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塑造可持续的生态化绿色廊道,提升景观文化内涵。
【图文】:
红旗渠风光(来源:网络)
图 3-2 韩墩引黄灌区(来源:网络)Figure 3-2 Handun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District3.3 指导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8;X171
【图文】:
红旗渠风光(来源:网络)
图 3-2 韩墩引黄灌区(来源:网络)Figure 3-2 Handun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District3.3 指导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8;X1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思凯;张婷婷;高宇;赵峰;庄平;;莱茵河流域综合管理和生态修复模式及其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年01期
2 王潇;;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7年08期
3 魏君;;文化景观视野下的红旗渠保护与开发[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4 徐舒怡;马勇;;文脉符号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应用——以开封水系二期工程景观设计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5 陈乐,
本文编号:2596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9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