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绿地系统竹类生境异质性与克隆整合对白夹竹适应异质光环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23 20:32
【摘要】:竹类植物在中国园林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在古典园林的构筑与现代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有竹类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的研究集中在竹类植物景观配置与意境营造、竹类植物的文化内涵、美学特征等方面,对竹类植物独特的生长特征与竹类植物生境关系的认识尚不清晰。论文基于对成都竹类植物应用现状的问卷调查和对不同绿地类型中竹类植物应用形式、生长环境的实地调研,总结了竹类植物在成都园林绿地中的生境异质性特征,并就竹类植物典型生长特征——克隆生长特征对白夹竹(Phyllostachys bissetii)对异质性光环境适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竹类植物在成都绿地系统中应用广泛:基本所有成都市民(96.6%)认为自己在成都市见过竹类植物的应用;并且竹类植物在不同城市绿地类型: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其它绿地中都有应用,在公园绿地中应用最为频繁,生产绿地中应用较少。(2)竹类植物在成都市绿地系统中的生长环境存在广泛的异质性: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竹类植物应用的场地类型包括了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其它绿地,不同的城市绿地类型会存在环境异质性特征;通过对竹类植物生长环境的调查,总结认为竹类植物生长环境多样,多样的应用形式和空间分布意味着竹类植物生存环境存在着广泛的光环境、土壤环境及水分环境的异质性。(3)克隆生长特征有助于竹类植物对异质性光生境的适应:通过盆栽实验,以单轴散生型竹类植物——白夹竹克隆片段为研究对象,以氮营养元素在白夹竹叶片中的分配为研究内容,使近端分株处于自然光照条件,远端分株处于遮荫生境中,对根状茎作切断或不切断处理,研究克隆整合对远端分株和近端分株光合氮分配格局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根状茎保持连接的遮荫分株较根状茎切断的遮荫分株具有更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片氮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叶片光合氮分配系数;2)相对根状茎切断处理,根状茎保持连接的遮荫分株将更多的氮分配到光合系统的羧化系统、生物力能学组分,而将较少的氮分配至捕光系统组分;3)比较处于自然光照条件的近端分株,结果表明,比叶重、叶片氮含量等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根状茎连接的近端分株部分指标甚至高于根状茎切断的近端分株。以上结果说明,根状茎保持连接使得处于遮荫生境中的分株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能力;整合作用使得遮荫分株总光合氮分配增加,从而缓解了强度遮荫对白夹竹叶片光合能力的削弱。研究认为,竹类植物特殊的生长特征——克隆整合作用使得处于逆境中的克隆分株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有利于异质性生境中的克隆片段的生存与生长,这可能是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应用广泛的重要物质基础。
【图文】:
rachystachyum Keng)、阴阳竹属(Hibanobumbusabusa Makino)、筇竹属(Qiongzhuea Hsueh et Yi)Clure)。植物克隆生长特征态结构特征,可将竹类植物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地花和果(图 1-1)。竹类植物的根状茎在其生长繁殖过,可根据其形态特征和分生繁殖特点分为单轴型散生混生竹。
图 2-1 成都市行政区划图(图片来源:成都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chengdu.gov.cn/)Fig.2-1 The administrative map of Chengdu调查对象及方法为直观地了解竹类植物在成都绿地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开展了调调查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调查问卷,二是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成高速内的中心城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抽取成都各0 名市民发放问卷,回收 772 份,,问卷回收率为 96.5%,其中有效问有效率为 96.7%。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性别、在成都的居住区域以及在成都的居住年限;二是调查问卷的问题包括封闭式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选择题的内容主要调查成都市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795;TU986
【图文】:
rachystachyum Keng)、阴阳竹属(Hibanobumbusabusa Makino)、筇竹属(Qiongzhuea Hsueh et Yi)Clure)。植物克隆生长特征态结构特征,可将竹类植物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地花和果(图 1-1)。竹类植物的根状茎在其生长繁殖过,可根据其形态特征和分生繁殖特点分为单轴型散生混生竹。
图 2-1 成都市行政区划图(图片来源:成都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chengdu.gov.cn/)Fig.2-1 The administrative map of Chengdu调查对象及方法为直观地了解竹类植物在成都绿地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开展了调调查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调查问卷,二是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成高速内的中心城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抽取成都各0 名市民发放问卷,回收 772 份,,问卷回收率为 96.5%,其中有效问有效率为 96.7%。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性别、在成都的居住区域以及在成都的居住年限;二是调查问卷的问题包括封闭式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选择题的内容主要调查成都市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795;TU9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仁武;晏海;舒也;史琰;包志毅;;竹类植物夏季微气候特征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园林;2019年07期
2 史军义;周德群;张玉霄;马丽莎;姚俊;林奂琦;;竹栽培品种的发表、建立与国际登录[J];世界竹藤通讯;2017年04期
3 王舒`
本文编号:2597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97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