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荒野思想下的城市边缘区景观设计探析

发布时间:2020-04-08 20:29

【图文】:

荒野,连续谱,文献资料,来源


ick Nash)提出的环境光谱以此确定荒野,Lesslie、Taylorg 根据 Na方法确定了“荒野连续谱”(wilderness continuum)(图 1-1)[10],环境的改变程度形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连续带谱,荒野地是人类影较低的自然区域。连续谱表现的是从城市中心人工干扰程度最高逐自然不受人工改造的线性图谱,其主要性质包括遥远度(remotene

地图,人类影响,文献资料,全球


善意的心态与自然相处,,而非侵占无节制的利用。孔子宣扬的“天契合了自然与人类的相处模式。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的顺应,无论是在水文气候还是人工园林建造图 1.2 全球尺度人类影响地图 图片来源:文献资料Fig1.2 Map of human impact on a global scale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丽彦;程磊磊;卢琦;;荒地的概念、分类及其生态功能解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5年12期

2 王思元;李慧;;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系统构建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10期

3 代迅;;荒野审美意识的逻辑发展[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4 朱建宁;;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J];中国园林;2011年11期

5 李栺;侯禾笛;;城市空间与自然荒野的互动——苏黎世大学耶荷公园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11年09期

6 林箐;王向荣;;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J];城市环境设计;2009年09期

7 朱建宁;;在城市中营造野态环境的途径[J];中国园林;2008年08期

8 蔡君;美国荒野的保护管理及使用限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沙琢;荒野的保护和管理[J];世界林业研究;1997年06期

10 叶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基础和取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f^月;;城市缝隙:人居语境下荒野景观的存续与营造策略[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风景环境规划)[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席鹭军;;体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观念[N];中国环境报;2018年

2 南香红;;荒野与城市[N];南方周末;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云;城市街道空间营造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

2 王思元;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冯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蔡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5 蒙小英;北欧现代主义园林设计语言研究:1920-1970[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怡心;基于生态优化的台北城市边缘区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2 王洁新;后工业城市视野下的景观设计[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3 王万翔;美国生态作家“荒野”思想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丁玮;中小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煜子;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

6 陈江薇;城市边缘区建设之景观塑造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蒋璐;景观设计中的“抽象化”建构[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张坦坦;城市边缘带游憩用地配置及游憩效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克罗帝诺;中国和非洲南部地区保护区管理模式的比较[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李新霞;美国进步运动时期的环保思想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19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19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0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