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景观符号学的芭蕉坪村民俗节事空间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22 01:1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区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节事旅游的不断发展,各地各式的节事活动大放异彩,自成一派。节事活动作为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型旅游产品,兼具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地区传统文化现象和经济内容的理想载体,成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助燃剂。民俗节事活动借助传统民俗文化底蕴成为旅游事项开发中的宠儿,至今,全国各地“节事热”和“节庆热”渐成气候,其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浮出水面,不合理不适度的旅游开发极大的影响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空间。民俗节事空间规划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节事活动的举办效果,影响民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甚至对乡村整体建设和居民生活生产造成影响。本文以泸溪县芭蕉坪村“三月三”民俗节事活动为例,研究基于景观符号学如何营造乡村民俗节事空间氛围,探索了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寻求解决节事旅游型民族村落现存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本文首先概述了民俗节事和节事空间等的相关概念,然后具体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民俗节事空间研究的理论成果。接着系统介绍了芭蕉坪村乡村民俗节事景观的设计原理,景观符号学理论是符号学理论的一个分支,通过此理论对芭蕉坪的民俗文化符号、传统建筑符号和自然环境符号进行提取,归纳总结出文化元素符号化、节事情景塑造、节事空间体验设计三大设计策略以规划芭蕉坪村的节事空间。然后通过实地景观调研深入了解芭蕉坪村基地现状、建筑现状、节事文化底蕴,从而把握芭蕉坪村民的生活与村落空间的关系,“三月三”民俗节事活动和村落景观空间的关系,并对其节事景观现状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深入地探讨,继而对芭蕉坪村节事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了 SWOT分析。针对芭蕉坪村现存节事景观问题,运用景观符号学原理和方法,通过提取和再创造芭蕉坪村的“三月三”传统民俗文化和传统苗寨建筑符号,提出了村落整体规划、功能分区规划、景观节点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植物种植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规划设计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基于景观符号学理论合理开发芭蕉坪村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营造芭蕉坪村“三月三”节事活动场所氛围,将芭蕉坪村打造成以民俗节事体验为核心,苗寨民居观赏为补充,乡村休闲度假为辅助的集山水林自然观光、民俗节事体验、民俗文化展示、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苗族文化及传统村落风貌的展示平台。
【图文】:

森林,芭蕉,区位


坐西朝东,背靠虎头,正面与榔木溪界的猪栏坳照面,东望榔木界的头田坳,西逡逑眺斗蓬界的桐木坪。境内有S252省道洗溪一梁家潭一芭蕉坪公路,距洗溪镇政府逡逑所在地27公里,距县城45公里(图4.1)。逡逑湖南省区位图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区位图邋泸溪县区位图邋洗溪镇区位图邋芭蕉坪村区位图逡逑图4.1区位分析逡逑来源:作者自绘逡逑4.1.2自然地理环境逡逑1.自然资源逡逑芭蕉坪村落东面照面山是一片200多亩的原始次森林(图4.2),林间有小道通行,逡逑村寨被青山绿水包裹,森林覆盖率达84%。村东头的土地堂山包上自然生长着上千年逡逑的榔木、黄栎、青柄、枫香等四十多株珍稀树种,数百年来,伴随着时代发展,依旧逡逑是村民休闲纳凉之地,为村落提供了天然屏障和自然景观(图4.3)。芭蕉坪村的古树逡逑群和原始次生林是全县村寨保护完好的生态景观。逡逑Mi逦■逡逑图4.2原始次森林逦图4.3古树群逡逑来源:芭蕉坪村委会提供逦来源:作者自摄逡逑12逡逑

村落环境,芭蕉,路用,岩石


300多米的雷夯山阳坡,东侧为云上坪梯田逦、.邋._逡逑(图4.4)。逦图4.4云上坪梯田逡逑4.1.3逦来源:芭蕉坪村委会提供逡逑芭蕉坪村入寨始祖在村落选址时,看逡逑中的是这里属于“人形地”,依山傍水,逡逑村落左侧及村下是一片300多亩的梯田,逡逑有山有水,生产极为方便(图4.5)。村落H邋::逡逑沿着“天地人yL”的方式与自然景观相配逡逑套,,营造出层层民居的村落风貌,由虎头逦:,逡逑岭向坡脚下延伸,清一色的全木结构青瓦f逡逑屋顶木房-幢接着-幢。-条石板铺就w逡逑古巷道从村脚延伸到村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嘉慧;王冬梅;;大连节事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年04期

2 商军;翁天瑜;;海洋节事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开发协同路径——以浙江省为例[J];当代经济;2017年24期

3 胡婷;范庆基;;美食节选择行为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节事质量和价值的分析[J];美食研究;2017年03期

4 商军;沈慧婷;;节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研究综述[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年08期

5 李慧;谷园园;;节事营销对城市游客来访意愿的作用分析[J];特区经济;2016年09期

6 李芳;;河北省红色旅游节事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24期

7 付来侠;;武夷山节事旅游发展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8 戴林琳;;乡村节事的发展态势及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13年06期

9 王晓敏;戴光全;;旅游节事的“全球地域化”[J];旅游学刊;2013年06期

10 戴林琳;盖世杰;;国内外乡村地区节事影响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其发展方向述评[J];华中建筑;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肖璐;戴光全;;基于区域联系的节事游客地方认同的扩散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李金玺;;新城建设背景下的通州节事发展研究[A];《2013北京文化论坛——节日与市民生活》文集[C];2013年

3 戴光全;梁春鼎;肖璐;陈欣;;节事场所与会展场馆的场所依赖差异研究——以西安世园会和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圣红;;理园于节,绎事予众——上海城市公园中的节事文化[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C];2015年

5 刘梦萝;刘兆德;;浅析节事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演变的影响机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总体规划)[C];2012年

6 廖炎钧;马爱萍;孙靖然;;旅游节事视角下的温泉旅游营销策略研究——以南宁九曲湾为例[A];2015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5年

7 崔际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辨析[A];东方丛刊(1998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三辑)[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宗林;上半年 我市旅游揽金236.73亿元[N];临汾日报;2017年

2 陈民宪;宁波节事发展报告[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陈瑜;以职业手笔“点化”文化节事[N];解放日报;2003年

4 郑兵兵 郭飞;好客山东贺年会打造全国顶级节事品牌[N];中国旅游报;2011年

5 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 佘高波;张家界旅游节事的基本特征及“十三五”优化思路[N];张家界日报;2015年

6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卢晓;大型节事的市场化运作管理[N];中国旅游报;2012年

7 伊建新;宁波节庆:从传统走向现代 从节事走向产业[N];中国贸易报;2009年

8 记者 陈峰华;接轨“世博”:嘉兴开打会展节事牌[N];嘉兴日报;2009年

9 ;中国会展节事财富论坛引领会展节事新趋势[N];国际商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林剑波;乡村刮起文明风[N];福建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文焰;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付磊;奥运会影响研究:经济和旅游[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谢祥项;节事对旅游城市品牌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园园;节事营销战略对城市品牌塑造的影响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年

2 姜晓培;基于参与—非参与对比视角下的节事形象感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3 黄妮;基于景观符号学的芭蕉坪村民俗节事空间景观设计[D];湖南大学;2018年

4 廖俊;吉祥符号对节事形象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谭健萍;传统物产型节事形象的测量探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邹艳;基于功能视角的中国红色旅游节事绩效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7 王玲;海南特色农产品政府节事营销传播绩效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8 林鹏飞;基于大型节事的粤台两地城市更新策略与方法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9 肖璐;节事感知与地方认同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梁春鼎;游客的节事场所依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5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35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1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