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研究
【图文】:
图 1.1 田园城市理论图解资料来源: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8-100.2.居住空间结构理论居住空间结构理论主要包含生态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城市居住空间演变最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1920 年的芝加哥学派[7],,该学派借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对城市居住空间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认为,竞争是城市发展与空构变化的内在动力,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选择”(selection)、“隔离”
图 1.2 芝加哥生态学派三大空间模型资料来源: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新古典学派以经济学的理论为依托,从地价的角度出发解析居民对于居住区位的选择问题,探寻适宜的土地开发方式,并努力构建两者的紧密关联。代表人物有阿朗索(W.Alonso,1964)[12]、米尔斯(E.S.Mill,1967)[13]及穆斯(R.F.Muth,1969)[14],其中,美国学者阿朗索的研究最有影响。他把市场竞争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形成了基于级差地租的空间竞争理论,同时建立了影响颇为广泛的竞租曲线(Alonso 曲线)模型(如图 1.3)。这一模型对居住空间的形成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解释,但由于模型是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推导而出,缺乏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随着新古典学派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模型进行完善,如 M.White(1977)、J. Madden (1980)、D.H.Weinberg et al(1981)等[15][16][17],新古典经济学模型的科学性日益增强,发展成包含变量更多的居住区位选择动态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超越;荣丽华;;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转型发展战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4年02期
2 陈勤平;张峗;;陈家镇智慧社区规划研究[J];绿色建筑;2013年06期
3 郑岚;;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J];人民论坛;2011年29期
4 李严昌;;对我国公租房的行政学思考[J];行政论坛;2011年04期
5 聂刚;张书红;马胜利;;西安交通大学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经济师;2011年02期
6 凤鸣;;安得广厦千万间——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J];中国房地信息;2010年09期
7 秦红岭;;城市居住形态: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J];理论界;2010年02期
8 王秀娟;徐海存;;人居环境的发展趋势探讨[J];山西建筑;2009年13期
9 沈关宝;邱梦华;;转型期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与极化——以广州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毛蒋兴;何邕健;;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模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田达睿;基于分形地貌的陕北黄土高原城镇空间形态及其规划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2 宋樝;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与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晓英;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与驱动力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宋成豪;标准路网条件下的道路网密度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于莎莎;1980’s以来济南市主城区居住用地演变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4 李晓明;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的生态承载力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5 宝斯日古冷;近二十年薛家湾镇城镇扩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杜森;兰州城市居住空间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袁兆华;郊区化视域下济南市居住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史怀昱;陕北煤炭城镇居住空间演进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周灵雁;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变迁与重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侃;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布局结构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55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5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