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空心化背景下的开平碉楼与村落再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19:13
【摘要】:“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发展兴盛期在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的不安年代,为抵御匪患和逃避水患等,开平碉楼与村落随着当时侨汇经济应运而生。自19世纪中叶开始,由于北美和东南亚市场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使得当时开平地区广大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另一个原因客家迁徙到广府地区,为了争夺土地资源,双方进行多次械斗冲突,被俘虏的双方人员被充当“猪仔”被卖到南洋和美洲市场,海外打工者赚钱回乡建设侨乡村落。据《开平县志》记载,康熙十二年,全县有自然村102个;道光年间增至571个;民国年间突破到1800多个;直到建国初期侨乡村落一直在快速增长。开平碉楼目前保存的完整的有1833座,建于排华时期的有1600多座,占到现存全部碉楼的90%。然而,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切断了海外侨汇的供给,加上欧美“排华法案”的废除。外出人员自此留洋发展而侨乡村落内大量碉楼、庐和民居空置。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社会治安状况、历史发展以及海外对华移民政策的影响。特定时期因移民迁徙而引发的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开平地区本地建筑和西方建筑形式融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改良式的传居“三间两廊”和庐式、碉楼建筑。由于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开平碉楼于2001被国家国务院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百合镇马降龙村、蚬冈镇锦江里村和赤坎镇三门里村四处,因能综合体现“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特色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本文在广泛的资料收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开平侨乡村落的基本特征——村落道路、街巷空间、公共场所和开平侨乡村落建筑的主要类型——碉楼、庐及传统民居。其次,分析国内外社会文化对开平侨乡村落的作用,总结现状问题并结合现有保护制度、规划编制和实施效果。最后,运用控制与引导方法从图示、定性定量对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要素控制与内容引导,充分分析开平古村落空间格局、环境和各类建筑艺术特色,建立古村落保护的控制引导体系,提出相关保护和利用的启示和建议,以期提高开平古村落的品质与整体环境质量,寻求一条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图文】:

碉楼,黄金


在欧美排华时期建设的有 1648 座,现如今大量碉楼、居庐和住宅闲置(图1-1)。开平碉楼与村落建设的兴衰过程,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地理文化以及海外对华政策的综合影响。开平地区的传统村落由传统的“三间两廊”、祠堂逐步形成融合中西建筑特色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庐”式、碉楼建筑。开平碉楼从此成为记录和保存华侨历史中外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建筑。近年来,有部分华侨村落受到海外华侨寄回的钱款要求重修碉楼和祖屋,开平碉楼与村落建筑遗产价值受到国家和世界的极高关注和图 1-1 黄金村内空置庐、碉楼

祠堂,名城,现代生活,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文物局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名城名镇中不同等级的建筑所采取的相应处义和解释,考虑到本文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历史人文关系等状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在的基础上进行再开发,通过对建筑物内外环同时,赋予其符合现代生活节奏的新功能。文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岭南传统文化与西落在接纳公共建筑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庆;张京祥;罗震东;;城市边缘区“非典型古村落”保护与复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以南京市江宁区窦村古村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05期

2 曹易;翟辉;;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利用研究——以云南省滇中地区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张波;肖大威;李荣彬;;兰溪公园:五邑侨乡村落水口园林的近代化[J];中国园林;2014年09期

4 姜绍静;罗泮;;空心村问题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5 张万胜;;开平市仓东古村“三间两廊”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3年11期

6 陈耀华;杨柳;颜思琦;;分散型村落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J];地理研究;2013年02期

7 叶玉芳;;台山华侨近代建筑的现状及其保护的建议[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06期

8 易婷婷;王晓宁;许诗华;;世界遗产开平碉楼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0期

9 梅伟强;;凤岗碉楼与开平碉楼比较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渌璐;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姜省;近代广东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任健强;华侨作用下的江门侨乡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郝宁宁;浙北传统村落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年

2 张鹤严;开平古村落保护的控制与引导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唐琳;梅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的再利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隋启明;广府历史文化村落典型建筑保护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任延婷;徽州古村落保护和更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3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63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c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