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化背景下的开平碉楼与村落再利用研究
【图文】:
在欧美排华时期建设的有 1648 座,现如今大量碉楼、居庐和住宅闲置(图1-1)。开平碉楼与村落建设的兴衰过程,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地理文化以及海外对华政策的综合影响。开平地区的传统村落由传统的“三间两廊”、祠堂逐步形成融合中西建筑特色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庐”式、碉楼建筑。开平碉楼从此成为记录和保存华侨历史中外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建筑。近年来,有部分华侨村落受到海外华侨寄回的钱款要求重修碉楼和祖屋,开平碉楼与村落建筑遗产价值受到国家和世界的极高关注和图 1-1 黄金村内空置庐、碉楼
国家文物局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名城名镇中不同等级的建筑所采取的相应处义和解释,考虑到本文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历史人文关系等状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在的基础上进行再开发,通过对建筑物内外环同时,赋予其符合现代生活节奏的新功能。文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岭南传统文化与西落在接纳公共建筑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庆;张京祥;罗震东;;城市边缘区“非典型古村落”保护与复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以南京市江宁区窦村古村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05期
2 曹易;翟辉;;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利用研究——以云南省滇中地区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张波;肖大威;李荣彬;;兰溪公园:五邑侨乡村落水口园林的近代化[J];中国园林;2014年09期
4 姜绍静;罗泮;;空心村问题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5 张万胜;;开平市仓东古村“三间两廊”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3年11期
6 陈耀华;杨柳;颜思琦;;分散型村落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J];地理研究;2013年02期
7 叶玉芳;;台山华侨近代建筑的现状及其保护的建议[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06期
8 易婷婷;王晓宁;许诗华;;世界遗产开平碉楼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0期
9 梅伟强;;凤岗碉楼与开平碉楼比较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渌璐;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姜省;近代广东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任健强;华侨作用下的江门侨乡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郝宁宁;浙北传统村落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年
2 张鹤严;开平古村落保护的控制与引导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唐琳;梅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的再利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隋启明;广府历史文化村落典型建筑保护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任延婷;徽州古村落保护和更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3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6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