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甘南州白龙江流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5:19
【摘要】:甘南州白龙江流域的传统聚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目前对于研究区域的聚落研究大多以藏族传统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聚落中民居、街巷、寺庙、公共活动空间的布局,以及形成这种结构与布局的自然、历史、文化等原因的著作相对较少。以实地调研为基础,查阅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甘南州白龙江流域的自然与人文背景,总结了当地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概况,分析其自然与人文背景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探索当地传统聚落的空间布局规律与空间形态特点,并对传统聚落形态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意见。首先,根据当地史料、县志等文献,结合实地走访调研整理出的基础资料,总结出包括其地理区位、气候、水文、土壤、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民族构成、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社会秩序、语言、文学艺术、饮食、服饰、岁时节日、婚嫁丧葬等人文环境。正是由于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经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背景,孕育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聚落形态。其次,受当地地形条件限制,聚落选址较有特点,一般沿河沟呈半聚集型或分散型分布。为了便于研究,按照其综合特征、自然地理环境、文化类型、经济发展程度等将聚落进行大致分类,并从中选取较为典型的聚落进行分析概述。在聚落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地传统聚落的各空间构成要素及布局结构进行阐述,包括聚落的边界、核心以及街巷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建筑空间等,从居民活动与街巷空间、紧凑的布局结构等方面分析聚落的布局特点。第三,在总结了当地聚居区域的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基础上,以聚落空间布局等为依据,归纳出当地自然及经济环境下的山地性和流域性聚落特征。探索了当地宗教文化对传统聚落形态的重要影响,包括自然崇拜下的聚落选址,聚落山水人居格局,沿山势紧凑的聚落布局形态,以及明确的空间层次划分,空间领域的界定,宗教活动下的神圣空间特征。研究了当地传统聚落在不同历史时期与社会制度下的空间形态,梳理了在民族变迁融合、政治环境的改变等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的改变及聚落形态的演变,包括家族部落组织制度下形成的组团式布局,多民族聚居形成的多中心多组团式布局,战争频繁因其的防御堡寨式布局。最后,研究总结了在自然条件及地域文化的影响下,甘南州白龙江流域传统聚落的整体布局规律,及其空间形态特点。以当地传统聚落健康发展为出发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适度开发,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平衡,延续传统聚落与建筑的营建特点,并在形式与尺度上适应现代居民生活水平,传承地域聚落文化等聚落传承与发展策略。
【图文】:

分布图,藏区,来源,图片


图 1.1 藏区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学安.传承古村落文化,保护先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11-09(015).翼.是过渡模式还是目标模式?——析“离土不离乡”[J].中国农村经济,1985,,(10):1-3+4区,主要依照藏族人民的藏语方言差异,划分为“卫藏”、“安多”、“康”三个区域。安多名称,安在藏语里实发“阿”音,《安多政教史》中说取阿庆岗嘉雪山和多拉山的第一个字,

示意图,图片,来源,传统聚落


图 1.2 研究区域范围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1.3.2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为甘南州白龙江流域的传统聚落,在研究区域范围内选取了 6个较典型的传统聚落。在对包括聚落的自然生态特征、宗教文化、民俗风情、自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彦净;谢余初;钱大文;张玲玲;巩杰;;甘肃白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及景观格局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1期

2 傅千吉;;白龙江流域藏区佛苯信仰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段德罡;崔翔;王瑾;;甘南卓尼藏族聚落空间调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4年05期

4 鲁鹏;;史前聚落地理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8期

5 高慧芳;;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岁时节日文化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白才让;刘祚盛;;《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评介[J];中国藏学;2013年02期

7 索南才让;;藏族传统宗教的政治属性[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龙珠多杰;;藏族寺院建筑选址文化探微[J];中国藏学;2010年03期

9 才项多杰;;藏族“拉则”文化意蕴解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洲塔;;论天葬产生的思想渊源及对藏族社会的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学安;;传承古村落文化,保护先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亮;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2 郝文军;明清时期晋东南堡寨聚落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温泉;西南彝族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黄丽坤;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乡村营建策略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王鑫;环境适应性视野下的晋中地区传统聚落形态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6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7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何泉;藏族民居建筑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贾霄锋;藏区土司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冠宇;安多藏区传统民居建筑营建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2 曹英;藏传佛教对藏民族习惯法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沈艳萍;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区习惯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齐琳;甘南藏族民居地域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安玉源;传统聚落的演变·聚落传统的传承[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64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64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c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