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肇庆古城墙周边公共空间整合设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08:19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空前,对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成为文化遗产保护最关键的历史阶段。反观西方国家,它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历经200多年的发展,针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在理论和技术上已日臻完善,其理论保护对象范围由文物单体扩大到了遗产周边环境所涵盖的一切历史、文化、社会、精神、习俗、经济等全方位的内容,值得深思。本文选取肇庆古城墙周边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和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的研究学习,提出城墙保护背景下的公共空间系统论研究视角,结合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的公共生活行为模式,针对肇庆古城墙周边公共空间的空间质量破败、空间活力弱化等问题,提出并构建以“步行优先,文化生态多元融合”为核心价值观;以“体验性、可达性、协调性、多样性、教育性”为基本原则的整合设计策略。整合设计策略旨在整合古城墙周边公共空间的土地使用要素、交通组织要素、景观绿化要素、街道设施要素、历史文化要素等影响要素,以引导设计更富有历史文脉特色的公共空间,更好地保护古城墙及其赖以生存的周边历史环境。最后,对论文的结论、创新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期望本文能够给国内外仍然保存有古城墙的城市,在更新城墙周边公共空间时提供参考。
【图文】:

空间区位,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作者


图 1-1 研究对象空间区位的界定(资料来源:作者自绘)(2)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研究范围是在总图基础上,根据府城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和空间类型划定。研究范围以古城墙为核心,,并以城墙为空间逻辑和线索,串联起一个个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范围的边界线主要以现存城市道路界线、街巷界线,公共绿地界线及建筑界线构成。

资料来源,作者,研究对象,范围


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燕燕;王浩;唐晓岚;;南京明城墙历史意义变更及现代价值更新研究[J];中国园林;2014年08期

2 刘云虹;;在建构公共空间中寻求政治认同——鲍曼公共空间理论的视角[J];学海;2013年05期

3 陈薇;;历史城市保护方法一探:从古代城市地图发见——以南京明城墙保护总体规划的核心问题为例[J];建筑师;2013年03期

4 董芦笛;钟晓莉;赵海燕;;西安城墙历史风貌保护与环城公园建设历程评介[J];风景园林;2012年02期

5 林剑清;;肇庆博物馆古城墙和披云楼简报[J];办公室业务;2012年01期

6 冯亮;;平遥城墙的保护暨维修技术简述[J];文物世界;2011年06期

7 徐振;韩凌云;杜顺宝;;南京明城墙周边开放空间形态研究(1930-2008年)[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2期

8 吕楠;;西安城墙内侧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0年12期

9 司冬歌;梁留科;侯文亮;;开封古城墙旅游开发路径解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6期

10 陈薇;杨俊;;“围”与“穿”——南京明城墙保护与相关城市交通发展的探讨[J];建筑学报;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宁宁;;南京城墙保护的有效途径:遗址公园建设[A];致力于社会和谐的江苏博物馆事业——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肇庆古城墙保护条例[N];西江日报;2017年

2 荣丽君;伊处;;加强文物保护留住城市记忆[N];西宁晚报;2015年

3 贾莹燕;;平遥城墙的建筑文化与军事文化[N];中国文物报;2012年

4 单霁翔;;南京城墙的全面系统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政;空间生产的正义逻辑—一种正义重构与空间生产批判的视域[D];苏州大学;2014年

2 牛宏宇;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3 吴卉;城市更新中的广义规划与设计倾向[D];天津大学;2012年

4 刘晨宇;城市节点的复合化趋势及整合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郑怀德;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郢娴;从空间到场所[D];天津大学;2012年

7 黄健文;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k

本文编号:2666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66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c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