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洪管理的杭州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4:24
【摘要】:城市道路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命脉,城市的扩张伴随着路网的升级和拓展。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道路在城市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能自然下渗的土壤表层被不透水的硬质化道路所取代,这造成了城市中雨水的蓄积,短时间内迅速积蓄的地表径流便会对城市排水管网造成巨大的压力。而道路绿地作为城市道路的基础配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雨洪管理功能。本研究以杭州城市为例,基于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雨洪管理理论措施对城市道路绿地的雨洪管理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寻求能更好发挥此功能的城市道路绿地模式,并为与杭州具有相似气候特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本研究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国内外城市雨洪管理的理论经验,并选择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其实际经验教训,从而归纳概括出城市雨洪管理的相关经验,为后续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杭州市城市道路绿地,研究范围为杭州市主城区,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将杭州城市道路归纳为交通性、景观性和综合性三种类型,并选取了杭州主城区内代表性的10条城市道路,从雨洪管理设施的设置现状、植物灌溉系统的现状、道路横断面的设置、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道路绿地的土壤土质等方面分别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虽然杭州城市部分路段的道路绿地存在新型海绵渗蓄雨洪管理模式,但其现存主要雨洪管理模式仍以市政“快排”模式为主,且这种雨洪管理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杭州台风雨与梅雨时期的排水需求;同时,杭州城市道路存在较为丰富的绿地资源,拥有能实现其雨洪管理功能的基础。结合实际调研结果,分析LID相关措施在杭州城市道路绿地应用的适宜性,主要包括LID技术措施种类的详细介绍和截取杭州具体道路选段来进行生态改造并分析其预期效果;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总结出杭州城市道路绿地LID改造导则并最终得出杭州城市道路绿地主要通过以下五点来实现其雨洪管理新功能:(1)增加雨水汇集面积;(2)增加土壤除污、入渗的能力;(3)选取适宜的耐水湿、抗瘠薄、抗污染植物;(4)设置适宜的雨水溢流排放设施;(5)实现雨水的回收再利用。
【图文】:
图 2.1 项目改造前后对比图Fig. 2.1 Before and after thetransformation of the project图 2.2 向一侧排雨水实景图Fig.2.2 Outdoor scene image of Draining rainwater toone side图 2.1 和图 2.2 来自:https://wenku.baidu.com/view/feba4e5d763231126edb11cc.html② 生态化系统西雅图 SEA 道路改造项目组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除了自然界的水灾害如洪涝、河水冲刷带来的泥石流等,还必须要考虑水污染问题。因为当暴雨来临时,街道及居民家庭建筑下方的垃圾都会被冲刷出来,很多生活垃圾、化学污染物都会顺着雨水径流或下渗到地下水当中,会对地下水带来极大污染。对此,SEA 道路改造项目设计了生态化系统,主要是在已经设立的生态草沟中种植了多种具备水质净化功能的植物,使这些水生植物跟土壤共同拦截污染(图 2.3)。
图 2.1 项目改造前后对比图Fig. 2.1 Before and after thetransformation of the project图 2.2 向一侧排雨水实景图Fig.2.2 Outdoor scene image of Draining rainwater toone side图 2.1 和图 2.2 来自:https://wenku.baidu.com/view/feba4e5d763231126edb11cc.html② 生态化系统西雅图 SEA 道路改造项目组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除了自然界的水灾害如洪涝、河水冲刷带来的泥石流等,还必须要考虑水污染问题。因为当暴雨来临时,街道及居民家庭建筑下方的垃圾都会被冲刷出来,很多生活垃圾、化学污染物都会顺着雨水径流或下渗到地下水当中,会对地下水带来极大污染。对此,,SEA 道路改造项目设计了生态化系统,主要是在已经设立的生态草沟中种植了多种具备水质净化功能的植物,使这些水生植物跟土壤共同拦截污染(图 2.3)。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5.18;TU992
【图文】:
图 2.1 项目改造前后对比图Fig. 2.1 Before and after thetransformation of the project图 2.2 向一侧排雨水实景图Fig.2.2 Outdoor scene image of Draining rainwater toone side图 2.1 和图 2.2 来自:https://wenku.baidu.com/view/feba4e5d763231126edb11cc.html② 生态化系统西雅图 SEA 道路改造项目组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除了自然界的水灾害如洪涝、河水冲刷带来的泥石流等,还必须要考虑水污染问题。因为当暴雨来临时,街道及居民家庭建筑下方的垃圾都会被冲刷出来,很多生活垃圾、化学污染物都会顺着雨水径流或下渗到地下水当中,会对地下水带来极大污染。对此,SEA 道路改造项目设计了生态化系统,主要是在已经设立的生态草沟中种植了多种具备水质净化功能的植物,使这些水生植物跟土壤共同拦截污染(图 2.3)。
图 2.1 项目改造前后对比图Fig. 2.1 Before and after thetransformation of the project图 2.2 向一侧排雨水实景图Fig.2.2 Outdoor scene image of Draining rainwater toone side图 2.1 和图 2.2 来自:https://wenku.baidu.com/view/feba4e5d763231126edb11cc.html② 生态化系统西雅图 SEA 道路改造项目组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除了自然界的水灾害如洪涝、河水冲刷带来的泥石流等,还必须要考虑水污染问题。因为当暴雨来临时,街道及居民家庭建筑下方的垃圾都会被冲刷出来,很多生活垃圾、化学污染物都会顺着雨水径流或下渗到地下水当中,会对地下水带来极大污染。对此,,SEA 道路改造项目设计了生态化系统,主要是在已经设立的生态草沟中种植了多种具备水质净化功能的植物,使这些水生植物跟土壤共同拦截污染(图 2.3)。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5.18;TU9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北京将推广“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0年01期
2 罗红梅;车伍;李俊奇;汪宏玲;孟光辉;何建平;;雨水花园在雨洪控制与利用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06期
3 汉京超;刘燕;王红武;马鲁铭;高学珑;陈奕;;农村雨洪调蓄利用的辨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吴海瑾;翟国方;;我国城市雨洪管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1期
5 蔡q
本文编号:2674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74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