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北体育公园夏季温湿度变化研究
【图文】:
2 研究进展和立题依据2.1 城市绿地的温湿效应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公园绿地发挥温湿效应的主要形成机制主要分为三类:1)公园绿地中植物群落对太阳辐射具有遮挡作用。植物群落对太阳辐射的遮挡作用主要是由于群落冠层,群落冠层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和部分光线渗透。相关研究表明这三个部分存在一定比例[28],对于单层叶片来说,对太阳辐射的有效阻挡比例为吸收 80%,反射 10%,,渗透 10%的可见光[38]。所以对于多层植物而言,将可以阻挡 80% 90%的太阳辐射[29](图 2.1)。
杭州概况州(120°12′E、30°16′N)位于浙江省北部,中国东南沿海,钱塘江下游,京南端,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宁杭生态经济带节点城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杭州已有 2200 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越、南宋的古都,并具有“人间天堂”的佳誉。杭州的优势是位于京杭运河岸,曾为历史上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由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及上海易,加速了轻工业的发展。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周边有大量的自然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等(图 3.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冬寒夏热,春温秋爽,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植被多常绿阔叶林为主。全年平均气温 17.8°C,呈南高北低分布,极端最高气温 42.9低气温 15.0°C,平均相对湿度 76.0% 81.0%,年降水量 1454mm,年日照65h。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成为了新四大火炉之一;相反,冬季寒冷,干季,温湿度适宜,是旅游的好时节。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永昌;庄家尧;李二焕;李娟娟;;城市森林冠层对小气候调节作用[J];生态学杂志;2015年06期
2 秦仲;李湛东;成仿云;沙海峰;;夏季栾树群落冠层结构对其环境温湿度的调节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6期
3 臧亭;谭瑛;;高密度中心区绿地与温湿综合生态效应关联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年08期
4 吴志能;邹敏;艾丽皎;冯义龙;;重庆市公园绿地夏季的热岛调控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22期
5 刘敏敏;黄满红;杨振乾;;对南方公路常绿植物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6 邢会文;杜芬芬;张浩;石小云;;庆阳城市小区园林绿地对小气候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2014年01期
7 陈明玲;靳思佳;阚丽艳;郭健康;车生泉;;上海城市典型林荫道夏季温湿效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闫淑君;蔡园园;陈莹;雷少飞;曹辉;;亚热带城市河岸绿带宽度的温湿效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9 蔡园园;闫淑君;陈英;雷少飞;叶炜泉;;亚热带城市河流廊道绿带结构的温湿效应[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10 纪鹏;彭东君;张涛;王洪义;杨凤军;;沿河绿带不同郁闭度四季温湿效应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晓萍;;浅谈杭州市城市热岛效应及其缓解措施[A];2014年中国公园协会成立20周年优秀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秦仲;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夏季温湿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张哲;深圳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温湿度效应及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3 晏海;城市公园绿地小气候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4 李海峰;多源遥感数据支持的中等城市热环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贾刘强;城市绿地缓解热岛的空间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剑华;城市绿地的温湿效应及其经济价值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朱婷媛;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的杭州城市人为热定量估算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王红娟;石家庄市绿地秋季温湿效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鲜明睿;基于生态适宜性理论的城市绿地景观综合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王纪来;城市园林绿地植物群落夏季温湿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徐晓华;城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探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苑征;北京部分绿地群落温湿度状况及对人体舒适度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姚兆斌;银杏、杨梅和毛竹的水分生理特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9 张小卫;北京部分绿地群落冠层结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霍晓娜;北京部分绿地群落光环境状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89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8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