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明清福州地区古书院园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21:32
【摘要】:书院雏形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在明清时,书院普及程度达到最顶峰。书院最初只是作为一种藏书刻书的机构而存在,但随着书院教育的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以讲学、藏书、祭祀等功能为主的书院职能。书院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一种独特的园林形式,其选址布局、园林营建、文化寓意等方面都极具特色,因此,对书院园林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福建有“海滨邹鲁”之称,是东南沿海文化昌盛之地,福州作为“八闽首府”,是福建书院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地带,然而对于福州书院在园林方面的研究却鲜有发现。为全面而深入的解读福州地区的古书院园林,本文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部分书院的实地勘查调研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总结福州古书院的发展背景和发展概况,以及主要历史沿革情况;从书院选址、造园要素、空间构成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全面分析福州古书院园林的基本造园特征;深入挖掘福州古书院园林景观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总结福州地区古书院园林中对当代园林可借鉴的地方。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福州地区的古书院发展状况始终处于福建省的领跑地位,明清时期,福州书院数量远超前代,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颇具影响力;在这一时期的书院中,受科举制度的巨大影响,官方力量成为书院建设中的主导力量,并出现了正音书院、教会书院等特殊类型的书院。第二,福州地区书院园林在选址上多选在山环水抱的自然山林中,也有部分书院选在相去城市不远的郊外或选址于城市之中,整体呈现由山林地向城市地转移的趋势;书院在造景上,充分利用各种景观元素,包括地形、水体,山石,植物,园林小品等,综合运用多种造景手法,如对景、借景、框景等等。在空间构造上,整体以中轴对称为主要特色,但又不拘泥与对称形式,会根据实际地形来自由变化,多轴形式、不对称形式、自由布局形式等都有出现。第三,在文化内涵方面,选址上主要体现的是堪舆文化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园林景观主要所蕴含的是以闽学等为代表的理学思想和审美观念,以及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隐逸思想等。第四,福州书院园林中所体现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处理景观与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造园经验都将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福州地区的古书院园林是福州文化与书院园林相碰撞的产物,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和总结福州地区古书院的园林景观特色,丰富我国书院园林的研究,并对现代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意见。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6
【图文】:

书院,蓝田,福州,书院建筑


福州地区古书院园林造园特征分析逡逑环境和书院建筑的关系上,在书院园林景观的营建上,更显示书院气势。也有像逡逑古田蓝田书院一样选址于山脚下的(如图3-1),地形折线曲折多变,而且植被逡逑相对茂盛,空气更清新。逡逑3.1.1.2郊野地逡逑郊野即城市近郊,是城市地段与农村地段的交汇之处。郊野在城市以外,具逡逑有怡人的自然风光,同时与城市距离并不遥远,既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又方便士逡逑子求学,福州地区有诸多书院都选址在城市郊野。吴航书院位于福州长乐县城之逡逑北,书院院址依山傍水,掩映在翠竹浓阴之中,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如图3-2)。逡逑lllfl逡逑图“蓝田书院逦S邋3-2吴航书院逡逑Fig.3-2邋Wuhang邋Acadmy逡逑Fig.3-1邋Lantian邋Acadmy逦一逡逑图片来源;自摄逡逑3.1.1.3城市地逡逑《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古代城市规划原则。城市拥有方便的交通,但逡逑又过于热闹,似乎与文人所追求的宁静氛围相违背,但在城市之中营建园林来创逡逑造清幽的环境也并非不可。福州作为福建省省会

蓝田,书院


对自然山水的渴求对书院文化影响深远,故书院在选址时,会偏爱名山大川,即逡逑使没有山川河流可以利用,也要选择相对清幽僻静之处。福州地区的书院在选址逡逑时即使无名山胜境可依附,也都建在远离尘爵,幽静雅致之处。例如,三山书院逡逑选址于福州府城西的西湖之上;古灵书院选址在福州府西南方六十里外的古灵溪逡逑边;拙斋书院位于福州府西南方三山驿站前等等。嘉靖时期,候官养正书院,原逡逑本为法禅寺,后改为书院。逡逑3.1.2.3风水文化逡逑福州书院园林在选址时会充分考虑到风水学,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来构建逡逑书院环境的山水格局,所以书院选址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历代书院建造者智慧的逡逑结晶。蓝田书院,八闽最早的书院之一,坐北朝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典型逡逑的环山面水式基址类型,是风水学所认为的“藏精聚气”的相地类型(如图3-4)。逡逑后山上漫山遍野的青翠景色,烘托出书院清幽的氛围,院周青松翠柏相掩,奇岩逡逑异石点缀,曲径通幽,清静古朴,乃巨儒名贤隐居之地,文人墨客会聚之所,也逡逑是蒙童学子深造的学府。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洪成;翟蒙毅;;明代邯郸书院初探[J];邯郸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2 杨晓霖;张宁;黄文华;;高校国际化进程与书院教育——以南方医科大学书院建设为例[J];南方医学教育;2018年03期

3 朱媛媛;;借鉴西方成功经验,创新我国书院制育人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12期

4 张哲;;现代大学书院制双院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5 陈晓霞;;书院文化精神对价值观的影响[J];艺海;2018年01期

6 翁汀辉;;宋代闽西书院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7 赵伟;邓洪波;;2016年书院研究综述[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8 陆锋磊;;重新发现“书院”传统的现代教育价值[J];人民教育;2018年02期

9 赵连稳;;北京书院往事[J];北京观察;2018年03期

10 杨楠;;清代四川书院研究述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自洋;胡青;;清代江西书院教师管理研究[A];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C];2017年

2 刘东昌;;发挥江西书院资源优势 重建书院文化新体系[A];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C];2017年

3 方彦寿;;黄iτ肽纤胃V菔樵航逃齕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4 徐心希;;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乾嘉之后闽学转型[A];闽都教育与福州发展[C];2012年

5 难波征男;张翌彤;;现代书院教育——简素书院一周年[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一辑)[C];2001年

6 雷凤忠;郭大卫;;书院教育在兴化文化发展中的作用[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涛;;创特色书院文化 育家国栋梁之才[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四)[C];2017年

8 徐永文;;论书院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基于江西豫章书院教育实践的思考[A];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C];2017年

9 许怀林;;培育德才兼备人才,书院的永恒奋斗目标[A];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C];2017年

10 张劲松;;近十年来国内书院文化旅游研究述评[A];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郭立场;让传统书院焕发新的生机活力[N];中国教育报;2018年

2 记者 徐聪琳;书院大桥:守望不朽的衢州文脉[N];衢州日报;2017年

3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陈仁仁;传统书院教育理念的新生[N];中国教育报;2018年

4 强进前 李兴业 市委党校副教授;明清时期的平凉书院及其教育影响[N];平凉日报;2018年

5 首席记者 周能兵 见习记者 徐晶锦;中华文化促进会书院联盟在绍成立[N];绍兴日报;2018年

6 记者 许程丽;书院教育的思想盛宴[N];绍兴日报;2018年

7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 胡乐乐;书院:从官署到学堂[N];北京日报;2018年

8 杨猛;河北书院:古墨淡雅传世香[N];河北日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张昕;流人为东北留下一座银冈书院[N];辽宁日报;2018年

10 肖永明 潘彬;书院文化遗产与现代大学教育的融合[N];中国文物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甜;英式书院教育的演进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陈实;清代珠江三角洲教育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3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嘉艺;书院空间形态在当代中小学公共空间中的传承发展[D];湖南大学;2016年

2 窦海元;南宋书院师生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冯添华;书院和学院的分工合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4 王强;明清福州地区古书院园林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5 倪文吉;长江流域书院的空间布局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6 孟繁颖;试论朝鲜世宗至宣祖时期书院的形成与特点[D];延边大学;2018年

7 罗曼丽;清代江西书院生徒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8 曹云娟;越文化视阈下越中书院变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9 周舟;两岸现代大学书院制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10 张旺利;清代陕南移民文化与书院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15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15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3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