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视角下的城市闲置空地转变为GI的优先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23:47
【摘要】:城市闲置空地长久以来作为一种消极的空间存在于城市之中,在当前城市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城市规划处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甚至是减量规划流变中的背景下,其生态改造给城市发展带来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引发广泛的研究与关注。本文聚焦闲置空地,特别是面临“人口收缩与空间扩张”双重压力的城市中的闲置空地,从其生态改造利用的研究综述展开研究,分析其给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总结当前城市闲置空地生态利用所面临的困境,引入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简称GI),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论证城市闲置空地转变为GI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此理论基础上,构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视角下的城市闲置空地转变为GI的优先级评价方法,试图为城市闲置空地的生态改造利用和优化完善城市GI网络提出规划策略与建议,以期进一步为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协调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与技术支持。本文研究主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性研究城市闲置空地相关理论。界定城市闲置空地的概念,并结合实地调研,分析城市收缩过程中闲置空地的形成机理以及给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总结出当前闲置空地生态改造或利用所面临的困境。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城市闲置空地与GI在功能和生态网络结构两大方面的关联性,以及城市闲置空地转变为GI在规划理念和规划方法上的可行性,总结出城市闲置空地生态改造与GI网络的优化完善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后续评价体系构建打下基础。第三部分,学习借鉴国外现有相关评价模型,构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视角下的城市闲置空地转变为GI的优先级评价体系。明确评价体系构建目标,确定体系构建原则和指标选取方法,理清指标体系层次,重点阐释各项指标内涵,最后设立等级划分依据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15
【图文】:

城市分布,城市分布,中国人口


(1)人口收缩与空间扩张的双重压力,城市土地闲置问题凸显中国城镇化经过长时间的飞速发展,已跨越城镇人口比重超过 50%的历史拐点,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出口加工工业的衰退以及国内劳动力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都导致中国城市的增长环境悄然变化。据北京城市研究实验室(BCL)对我国第五次(2000 年)和第六次(2010 年)人口普查结果分析,全国 654 个县级及其以上的城市中,有 180 个城市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人口收缩现象。伴随着人口收缩问题的还有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发展空间无序扩张的压力,人地之间需求与供给的悖论不仅直接导致城市土地闲置时有发生,其间接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公共服务设施浪费、经济衰退等问题,给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阻碍与消极影响。

分布图,人口增长率,分布图,人口


武汉城市圈①是“中部崛起”战略中六大城市群之一,在长江经济带和湖北省具有龙头领跑作用。根据刘玉博和张学良两位学者(2017)基于全国人口五普和六普数据对武汉城市圈人口收缩状况的分析,其空间分布和具体数据分别对应图 2-1 及表 2-1,同时通过蔓延指数的计算(表 2-2)探讨人口减少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发现除武汉市和鄂州市之外,其他区域在全市或市辖区/街道范围内的人口规模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同时期其城市蔓延指数仍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以数据证实了武汉城市圈面临着人口收缩与城市空间的扩张带来的双重压力,未来城市发展可能面临动力不足甚至收缩的困境。并且由其引发的空间闲置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通过一些城市,如咸宁,的实地调研发现,中心城区大量商品房闲置的同时新的楼盘建设仍在如火如荼进行,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完整山体遭到人为破坏、景观破碎化程度高,土地闲置问题较为突出,城市缺乏活力,片区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双成;谢爱丽;吕春艳;郭旭东;;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趋势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18年12期

2 李婧昕;许尔琪;张红旗;;关键驱动力作用下的新疆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年05期

3 王志芳;彭瑶瑶;徐传语;;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的实践应用进展及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4期

4 倪维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23期

5 谭清月;许明祥;李彬彬;巩晨;;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发展过程解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8年04期

6 吴健;李善麟;李英花;周旺明;周莉;代力民;;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J];温带林业研究;2018年01期

7 魏强;吕静;吕子晔;;生态系统服务付费与生态扶贫的价值基础[J];经济论坛;2018年08期

8 周李磊;官冬杰;袁兴中;;精准扶贫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与贫困人口生计耦合关联分析[J];生态学报;2018年18期

9 赵军;高超;胡秀芳;魏伟;;基于文献分析方法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热点、前沿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34期

10 李英杰;张立伟;延军平;王鹏涛;胡宁科;程伟;傅伯杰;;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热点与冷点区制图研究(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评估及其研究意义[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朱文博;;生态系统服务付费:一种减缓地区贫困的重要措施[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王一鸣;;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土保持[A];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5 水土保持与生态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4 王瀚宇;吴远翔;冯瑶;杨杰莹;;社区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公平性分析[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C];2017年

5 黄湘;李卫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6 操建华;;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计量的研究进展[A];“生态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Sung-Won Shim;;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8 孙洪波;杨桂山;万荣荣;吴业;;昆山不同阶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社会驱动力差异性分析[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9 成金华;刘江宜;;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A];“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国生态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阎希柱;刘文礼;;渔业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生态足迹核算与生态补偿研究之绉议[A];2015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鄢来雄;“自然资本核算及生态系统服务估价”项目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信息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鄢来雄 孙启文 张晓霞;广西获选联合国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估价试点地区[N];中国信息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鄢来雄;中国“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估价”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N];中国信息报;2017年

4 编译 王悠然;科学原则支撑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5 本报记者 赵晓妮;我国必须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N];中国气象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唐凤;假如没有大自然的馈赠……[N];中国科学报;2019年

7 王立伟;从地球科学角度理解生态系统服务[N];中国矿业报;2016年

8 张录强;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不可忽视[N];光明日报;2005年

9 张多 陈串;芬兰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绿色经济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15年

10 甘肃农业大学教授 胡自治;深刻认识草原的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价值[N];中国畜牧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路;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异质影响与生态可持续评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2 陈雅娟;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县域景观提升及生态补偿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3 杨国福;人类—自然耦合系统中生态系统服务间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龙精华;鹤岗矿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5 崔向慧;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6 赵建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晓;罗源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岑晓腾;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魏强;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福祉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10 吴蒙;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与可持续性情景模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琼;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及其对农户福祉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7年

2 刘川;新疆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9年

3 吴玉立;退果还林工程对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和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陈峰;基于GIS和RS的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化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5 钟敏洲;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6 王博;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梅山文化园景观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7 黄梦圆;闽三角城市群生态涵养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供给[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8 刘岩;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态系统服务仿真模拟[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9 孙亚楠;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8年

10 王瀚宇;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量化与空间分布公平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15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15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4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