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创业者需求视角下的城市创新空间:类型、特征与规划策略

发布时间:2020-07-14 17:53
【摘要】: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外需疲软、老龄化、资源环境瓶颈等重重考验,发展动力由投资和要素向创新创业的转型成为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城市中自发形成或者主动规划建设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创新空间载体。然而,尽管有如此大量的创新空间供给,许多城市的创新创业却并不活跃。因此,本文尝试从创业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对于当前形成的各类创新空间载体进行类型划分、特征解析,试图回答“在创业者究竟需要的是什么,城市中哪些类型的创新空间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首先,构建了“当前创新创业的两条脉络→创业过程及创业者需求→基于创业者需求的空间类型划分”的创新空间分类逻辑。认为技术驱动、需求驱动两种创新类型形成了精英创业、大众创业两种主流创业模式。创业者的需求则分为创业过程的需求和生活于工作环境品质需求两类。依据这两类需求,城市中的创新空间载体分为四类:创新源(产生创业机会)、孵化空间(整合创业资源)、精英空间(吸引创业精英)和普通产业空间(容纳企业扩张)。从城市整体来观察,城市创新空间具有产业周期趋短化、要素来源多尺度化、空间布局都市区化的特征。其次,归纳了创新源、精英空间、孵化空间的主要特征。创新源的特征是引领性的高校院所或企业、支撑性的体制与政策。精英空间的特征是生态、宜人的办公生活环境,多样、巨量的政策优惠和齐全、专业的服务设施。孵化空间特征是高品质、开放化的物质空间,活跃的创新创业活动和多主体互动的创业网络。最后,提出了城市创新空间规划的策略建议。一是引入创新源,推动城市创新空间的起步与发展;二是依托创新源,灵活构建孵化空间;三是集中优势资源,营造精英空间;四是合理配置产业园区,为企业成长预留空间;五是加强创新载体建设管控,防范其扩量扩张。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包括基本概念界定、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二章,城市创新空间类型划分的基本逻辑。构建由当前创新创业的两条脉络→创业过程与创业者需求→四类创新空间的类型划分逻辑,并归纳了创新空间的整体特征。第三章,第四章,结合具体案例分别对创新源、精英空间和孵化空间的特征进行重点论述。第五章,基于创新空间的类型划分与特征解析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建议。第六章,结论与讨论。总结文章的主要结论,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13
【图文】:

法人单位,国企,统计局,数据来源


图1-1邋2010-2016年中国企业法人单位数<逡逑(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逡逑2.2城市创新空间由产业园区向多元载体转变逡逑在空间层面上,城市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主体。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转包贸易的频繁逡逑得信息、资本、人力、技术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全球化不断深入,带来了邋“世界逡逑平的”的广泛讨论。然而实际的发展结果却往往呈现出“世界是尖的”的现实情形,一些城展现出活跃的创新、创业,从而成为世界的“高技术中心”或者经济的高速增长点,并不断逡逑聚发展要素。在中国创新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城市也承担了这样引领创新发展的角色。逡逑《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港深地区甚至超越硅谷居于第2位,仅次于东京-横滨地区,逡逑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也分列第7、19、63、85、94位5。逡逑着眼于城市内部,承载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开始逐步由产业园区向多元载体转变。上世纪逡逑九十年代,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开始转移,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产业布局特别是生产制造环节逡逑全球范围寻求成本“洼地”《伴随着这一全球性趋势,中国也开启了以全球化、市场化、分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具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人口,土地资源充裕,具有充足空间供给,但面临着资本短缺的困境。因此,中国确立了“三为主,一致力”的外向型战逡逑,即发展工业为主、利用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和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在这种背景下,逡逑发区成为外向型工业生产的核心空间载体,其以丰富土地与劳动力资源为基础,并配以一系逡逑政策优惠和制度安排,形成低成本、高质量的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以吸引外部资本。通逡逑

孵化器,数量变化


1.2.3城市创新载体的建设氋速扩张、创新发展内涵存疑逡逑以推动技术创新和创业为主要的平台载体建设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火炬计逡逑划”,以高新区为主要形式。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一逡逑“中关村科技园区”,同时配套了相应的政策。同年8月,“火炬计划”开始实施,旨在推动高逡逑新技术的产业转化,并重点提出建设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平稳增长,2009年后高新区的数量逡逑猛增,由2009年的56个飙升至2015年的146个,年均增长26.邋8%。这其中固然有一些高新区逡逑(如上海张江、深圳高新、东湖高新等)逐渐成为容纳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但也有不少逡逑仍然存在着“重制造轻研发,重招商轻成果转化,重规模轻创新”邋6等问题,并不完全符合其定逡逑位。以培育创业企业为主要功能的孵化载体的建设扩张也十分明显。1987年,“武汉东湖创业服逡逑务中心”首开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先河,之后大学、企业、园区以及政府都参与进来,逡逑各种类型的孵化器大量涌现。2000年以后,孵化器的建设经历了一波小高潮,而金融危机以后逡逑则增速逐年上升,尽管在孵企业数量也在增长,但平均每个企业的孵化面积却增长十分明显,逡逑峰值超过870邋m1/个,以初创期为主的企业如何能够用得完这么多的孵化空间?据科技部火炬中逡逑心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有创业孵化载体7533家,包括孵化器3255家、众创空间4298逡逑家\这其中显然存在着过量建设的隐忧。另一方面,一些城市虽然有着丰富的.科教资源,但却逡逑没有转化成创新创业的实效。在此背景下,笔者依托导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逡逑(51578276),尝试基于创业者需求对城市创新空间进行类

在孵企业,孵化器


1.2.3城市创新载体的建设氋速扩张、创新发展内涵存疑逡逑以推动技术创新和创业为主要的平台载体建设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火炬计逡逑划”,以高新区为主要形式。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一逡逑“中关村科技园区”,同时配套了相应的政策。同年8月,“火炬计划”开始实施,旨在推动高逡逑新技术的产业转化,并重点提出建设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平稳增长,2009年后高新区的数量逡逑猛增,由2009年的56个飙升至2015年的146个,年均增长26.邋8%。这其中固然有一些高新区逡逑(如上海张江、深圳高新、东湖高新等)逐渐成为容纳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但也有不少逡逑仍然存在着“重制造轻研发,重招商轻成果转化,重规模轻创新”邋6等问题,并不完全符合其定逡逑位。以培育创业企业为主要功能的孵化载体的建设扩张也十分明显。1987年,“武汉东湖创业服逡逑务中心”首开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先河,之后大学、企业、园区以及政府都参与进来,逡逑各种类型的孵化器大量涌现。2000年以后,孵化器的建设经历了一波小高潮,而金融危机以后逡逑则增速逐年上升,尽管在孵企业数量也在增长,但平均每个企业的孵化面积却增长十分明显,逡逑峰值超过870邋m1/个,以初创期为主的企业如何能够用得完这么多的孵化空间?据科技部火炬中逡逑心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有创业孵化载体7533家,包括孵化器3255家、众创空间4298逡逑家\这其中显然存在着过量建设的隐忧。另一方面,一些城市虽然有着丰富的.科教资源,但却逡逑没有转化成创新创业的实效。在此背景下,笔者依托导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逡逑(51578276),尝试基于创业者需求对城市创新空间进行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尹佳林;;京云创始人兼京东云创新空间(郫都)总经理张小娟:创业就应该把自己当男人看[J];科技与金融;2019年03期

2 陈军;石晓冬;王亮;袁晓辉;朱洁;;北京城市创新空间回顾与展望[J];北京规划建设;2017年02期

3 王迷迷;郑英;孙亮;;基于群体创新空间理论的高校众创空间构建策略[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年07期

4 袁聚录;;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空间[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5 冯先宁,文峰,胡树林;从制度创新空间视角看二元经济结构转换[J];探索;2004年01期

6 李正彪;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新视角:制度创新空间[J];生产力研究;2004年12期

7 周卫华;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创新空间[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03期

8 曾鹏;曾坚;蔡良娃;;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与空间形态结构研究[J];建筑学报;2008年08期

9 国子健;;学者眼中的城市创新空间[J];人类居住;2015年02期

10 杜向风;;城市创新空间的特征及运行机制分析——以苏州高新区科技城为例[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建豪;方晟岚;毕书卉;;“双创”背景下创新空间及人群需求实证研究——基于杭州与深圳的双城对话[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17年

2 王建军;邓木林;胡W

本文编号:2755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55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9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