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淄博市太河镇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7 07:28
【摘要】:在中华文化的基因库中,传统村落既包括了选址格局、整体风貌、建筑等物质文化,也包含了艺术、营造技艺、文学、戏剧、歌舞、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风貌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需受到更多的重视与研究。本论文首先明确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并对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明了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框架。其次,对国内外相关的先行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梳理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学习补充理论知识,寻找研究的薄弱点。主体研究首先介绍了太河镇的基本概况,并在大量前期调研与资料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太河镇传统村落:“山环水绕的选址格局”、“顺应地势的街巷格局”、“风貌多样的建筑类型”、“朴实智慧的建造技艺”、“特色鲜明的历史环境要素”、“根植太河的传统文化”等特征。其次从历史、科学、艺术、社会方面对太河镇传统村落作出价值综述,依据《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2012年)对23个传统村落进行评分,便于后文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然后,通过价值评价对太河镇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现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全面深入的剖析现状问题,总结出其保护与利用的四大方面问题:“物质空间风貌混乱”、“传统文化活力不足”、“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其次对保护与利用现状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明确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指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找到一个二者相得益彰的平衡点,使得传统村落物质空间与根植于它的传统文化同社会经济发展相矛盾的问题得以解决的关系。确立了太河镇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目标:“保护物质空间的传统风貌、传承与延续传统文化”、“引起更广范围的社会关注、寻求多元主体参与”、“传统村落资源价值转化”、“利于村落发展、提高村落活力”。制定了保护与利用应当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动态性、多元主体参与、基于保护的利用、时序性利用、运营管理模式适宜性”。然后基于以上研究构建了保护体系,并结合价值评价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区划进行不同资源禀赋的区别划分,资源禀赋高,传统风貌好的村落应当全域保护,同时为了整个镇域村落更好的利用发展,给予资源禀赋较低的村落更大的利用空间。并从村域环境、空间格局、街巷肌理、传统建筑、重要空间节点、历史环境要素、地域传统文化七大方面构建具体保护体系,并研究与展示了保护与利用的措施指引。最后通过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中的“政府、企业、村民”三类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进行分析,结合传统村落不同空间形态演化阶段与运营管理理论构建了“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企业+村民主导型”、“全民合作社主导型”四类具体的运营管理模式,并选取代表村落村进行实例指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878;TU982.29
【图文】:

传统村落,研究对象,作者,图片


太河镇传统村落(研究对象)分图(图片源:作者自绘)

分图,图片,高程,作者


图 3.2 太河镇镇域高程分 图(图片 源:作者自绘)区:地貌类型为石灰岩低山丘陵,地形上升较剧,山势随山向,多势呈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倾斜,多呈东西走向,境内群山环绕,屏障。区:山峦叠嶂,沟壑交错,共有大小山头 446 座,山沟 241 条,

传统村落,支流,研究对象,分图


3.3 淄河及其支流沿 传统村落(研究对象)分 图(图片 源:作者自区内有峨庄支流,为季节性河流,发源于峨庄片区东南部,向西在峨庄片区,峨庄支流基本上串联起所有的村落,并沿峨庄支流状(如图 3.4),加上地形地势的影响,大部分村落都形成了山环传统村落的选址格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淑华;;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共生演化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2013年11期

2 黄家平;肖大威;魏成;张哲;;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路线研究[J];城市规划;2012年11期

3 蔡凌;邓毅;姜省;;城镇化背景下侗族乡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J];城市问题;2012年03期

4 罗长海;彭震伟;;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机制探析[J];上海城市规划;2010年01期

5 邵甬;胡力骏;;“江南水乡村镇”的再解读及其保护与发展——以周庄镇为例[J];南方建筑;2009年04期

6 鲁政,周浩明;世界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皖南黟县宏村为例[J];规划师;2004年04期

7 周俭,张松,王骏;保护中求发展 发展中守特色——世界遗产城市丽江发展概念规划要略[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2期

8 阮仪三,黄海晨,程俐

本文编号:2771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71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2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