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云南段沿岸摩梭村落空间规划及小落水村规划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2.29
【图文】: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较少,主要研究集中在民族文化、社区参与、旅游影响和开发等方面,关注广还不够,如对自然环境、资源的适宜性利用等。同时针对民族村落旅游的研究要集中在云南省、贵州省等西南民族聚居区,主要关注个体村寨研究,较少针多地域、多民族甚至个体民族整体的研究论述。对闭塞或者实施效果不佳、衰的村子往往缺乏研究或进一步跟进研究。同时,目前研究对旅游开发商、本地业等的地域性研究、民族村寨的容量研究也较少。2.2.2 国内乡村村落空间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现有研究多从宏观角度研究受保护的传统村落空间,探讨特征、影响因素等问题,但对偏远地区的落后村落或是具备自身特色、小范围内的传统村落的研究尚不足,也缺乏从整体空间观的角度来探讨村落空间。2.2.3 国内民族地区村落发展与规划研究(摩梭)通过以少数民族村落、村寨等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上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华中建筑等在内的 22 个核心期刊进行高级检索,排除不相关论文后总共87 篇。对其研究发展,从年份看,对于民族村寨的研究自 1984 年开始,并在 2009年左右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2011 年之后略微下降。从研究民族看,对于侗族、苗族和哈尼族的研究较多,也涉及几个少数民族对比的研究情况,对摩梭人研究较少。从研究方向来看,多针对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而针对空间研究多为村寨空间形态研究,文化与开发研究方向比较少,近几年来针对村寨景观研究增多。但综合来说对摩梭人村寨研究普遍较少。
从研究内容来看,现有研究多从宏观角度研究受保护的传统村落空间,探讨特征、影响因素等问题,但对偏远地区的落后村落或是具备自身特色、小范围内的传统村落的研究尚不足,也缺乏从整体空间观的角度来探讨村落空间。2.2.3 国内民族地区村落发展与规划研究(摩梭)通过以少数民族村落、村寨等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上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华中建筑等在内的 22 个核心期刊进行高级检索,排除不相关论文后总共87 篇。对其研究发展,从年份看,对于民族村寨的研究自 1984 年开始,并在 2009年左右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2011 年之后略微下降。从研究民族看,对于侗族、苗族和哈尼族的研究较多,也涉及几个少数民族对比的研究情况,对摩梭人研究较少。从研究方向来看,多针对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而针对空间研究多为村寨空间形态研究,文化与开发研究方向比较少,近几年来针对村寨景观研究增多。但综合来说对摩梭人村寨研究普遍较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波;;神奇的泸沽湖[J];时代邮刊;2019年05期
2 柳春莉;;泸沽湖四川省境内水环境污染防治研究[J];化工管理;2018年35期
3 ;泸沽湖一景[J];产城;2018年08期
4 段爱周;;泸沽湖[J];民族音乐;2018年06期
5 FOTOE;;泸沽湖畔的农田[J];中国三峡;2019年03期
6 东方IC;;静美泸沽湖[J];环境;2018年01期
7 黄家双;;跟我来逛泸沽湖[J];中国地名;2017年Z1期
8 曾传兴;;绿纸——泸沽湖的美丽传说[J];美术观察;2018年04期
9 朱健;;朱健作品[J];人民公交;2018年04期
10 金鸿为;鲁冲;;泸沽湖上的童年[J];民族音乐;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德;;美丽的泸沽湖[A];大江文艺(2016第4期 总第163期)[C];2016年
2 唐进群;;泸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杨晓红;;论乡规民约环境保护规范的社会控制——以四川泸沽湖摩梭人乡规民约为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唐进群;;泸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与思考[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5 陈刚;;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泸沽湖地区摩梭社会文化变迁[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6 李锦;;聚落生态系统变迁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对泸沽湖周边聚落的研究[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7 彭红松;陆林;章锦河;;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研究——以泸沽湖为例[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8 蔡毅;;透明湖水透明诗[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9 吴凤玲;;旅游业中象征资源的使用[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传红;汪敬忠;杨劭;;近200年来泸沽湖沉积物藻类记录对气候变化的响应[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芳沁;我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泸沽湖相关问题下一步整改工作[N];凉山日报(汉);2018年
2 记者 田静;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坚决守护好泸沽湖这片净水[N];云南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李秀春;泸沽湖:保护治理六措并举[N];云南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陈曦;2018·环泸沽湖国际自行车公开赛鸣枪开赛[N];凉山日报(汉);2018年
5 本报记者 洪冬玲 杨娜 白成程;2018·环泸沽湖国际自行车公开赛成功举办[N];凉山日报(汉);2018年
6 记者 张珂;滇川联手共创泸沽湖流域保护治理新局面[N];云南经济日报;2019年
7 记者 蔺以光 杨牧源 胡超;泸沽湖畔摩梭人的“改变”与“坚守”[N];经济参考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张文凌;别让泸沽湖生活在旅游的流水线上[N];中国青年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文凌;少一些文化误读 还泸沽湖一分纯净[N];中国青年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龙德华 苏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康[N];凉山日报(汉);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文新宇;泸沽湖热力学及其水体稳定同位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陈传红;近200年泸沽湖藻类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古正刚;云南省典型高原湖泊表层沉积物中几种重金属污染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4 盛恩国;滇西北泸沽湖沉积记录的晚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及其全球联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春莉;泸沽湖四川省境内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防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2 崔景悦;泸沽湖云南段沿岸摩梭村落空间规划及小落水村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3 祝伟夫;泸沽湖纳西古寨街巷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4 程丽蓉;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泸沽湖纳西古寨规划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5 李渝娟;泸沽湖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德元;泸沽湖多年热力学状况初步数值模拟[D];暨南大学;2015年
7 张寿香;泸沽湖生态旅游环境优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闫磊;泸沽湖畔摩梭人母系制社会的文化人类学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王秋玲;多源遥感数据在泸沽湖湿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10 习婷婷;风景旅游村的共生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81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8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