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庄里镇级市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08:53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小城镇在完善城镇体系,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镇级市”作为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1]),在诸多省份的小城镇发展改革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引起了经济与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2015年7月,庄里镇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陕西省首批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成为了西部地区“镇级市”改革的排头兵,因此庄里镇级市发展研究至关重要。本论文以庄里镇为例,基于对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研究成果的分析,并充分借鉴国内现有“镇级市”发展经验,重点选取了经济产业发展、文脉传承与特色塑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能够为庄里未来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与意见。通过对庄里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剖析,首先对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区域关联度、以及区域产业发展视角对庄里镇级市的产业结构展开分析,基于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提出庄里产业发展建议。经过分析得出庄里产业经济发展应当继续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尤其对庄里工业区三大优势产业——“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精细化工”进行发展与提升,同时积极发展与引进围绕三大优势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与配套产业入园,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聚集效应。强化二产的同时,以第二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一产、三产发展;坚持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引领,塑造“庄里柿饼”、“庄里奶山羊”等特色林果业与特色养殖业等品牌效应,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园、成立农业合作社等手段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同时依托优越的自然风光、丰富历史遗存与红色旅游资源带动三产发展。而在对庄里镇级市文脉传承与发展研究中,首先对庄里历史文化脉络及传统历史文化格局及其存在问题展开分析,笔者认为应当通过统筹考虑镇区周边山川、帝陵、祖墓、川渠、田畴等重要资源,重点从重塑历史轴线、设置文化节点、划定历史文化绿带等几个方面入手,以期传承庄里几千年来独特的生长发展脉络,在未来的城镇发展与建设中可以凸显其文化特色,彰显文化魅力。空间作为城镇人文、经济发展等各种要素的物质实体体现,对城镇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对庄里中心镇区的空间演变历程、总体布局现状以及其存在问题梳理后,通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与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得出庄里镇中心城区应当按照“中部填充发展、南部适当拓展、东西北优化完善”的发展思路,形成“两轴引领,一环点睛,产城环抱,文绿贯心”的空间形态。在文章的最后,在现有发展政策、投融资制度、土地制度与社会保证制度等庄里镇级市相关制度路径进行了相关思考。通过对庄里镇级市的上述分析,以期能够在经济产业、文脉传承与空间布局等方面对庄里镇级市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意见与建议,并对西北其他镇级市与小城镇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2.29
【图文】:

区位分析,城镇化水平,设计研究,总体规划


庄里镇不同层面区位分析图

富平县,经济数据,装备制造


图 3. 3 庄里与富平县的经济数据对比 图 3. 4 庄里镇与富平县的社会发展数据对比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图片来源:笔者自绘经过几年发展,园区已入驻各类工业企业 48 户,建成投产 37 户,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新型建材、能源化工为主的三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类企业产值约占园

富平县,数据对比,社会发展,装备制造


图 3. 3 庄里与富平县的经济数据对比 图 3. 4 庄里镇与富平县的社会发展数据对比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图片来源:笔者自绘经过几年发展,园区已入驻各类工业企业 48 户,建成投产 37 户,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新型建材、能源化工为主的三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类企业产值约占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朝林;;中国城镇化中的“放权”和“地方化”——兼论县辖镇级市的政府组织架构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5年03期

2 盛明洁;;县辖市总体规划中的文化植入体系构建[J];规划师;2014年11期

3 张晓明;汪淳;李明玉;;县辖镇级市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4年05期

4 沈雪潋;郭跃;;新型城镇化背景的“镇级市”政策创新[J];改革;2014年01期

5 王雅俊;;世界工业化理论研究的梳理拓展与评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08期

6 吴德刚;王德;;我国“强镇扩权”政策的理论渊源及嬗变历程[J];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08期

7 尹海伟;孔繁花;罗震东;闫伟姣;孙常峰;许峰;;基于潜力-约束模型的冀中南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8期

8 罗震东;高慧智;;健康城镇化语境中的小城镇社会管理创新——扩权强镇的意义与实践[J];规划师;2013年03期

9 徐靓;尹维娜;;小城镇从“镇”到“市”发展路径——对浙江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研究小结[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S1期

10 武廷海;张城国;张能;徐斌;;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资本逻辑及其走向[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侯冰婕;丁志刚;;新型城镇化下的我国小城镇权力制度变迁探讨——从“强镇扩权”与“镇改市”说起[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C];2016年

2 黄明华;王恬;;新型城镇化下的镇级市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小城镇规划)[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小城镇建设发展[N];杭州日报;2017年

2 林远;班娟娟;;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三大特征凸显[N];经济参考报;2017年

3 任文;;浙江温州:“镇级市”改革破冰[N];中国改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志生;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杨冬民;城市贫困:从社会排斥角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恩龙;“镇级市”相关政策对小城镇发展的效应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年

2 王良杰;陕西省果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刘世杰;强镇扩权背景下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4 巩敏;扶风县城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荣立元;镇级市试点中的行政体制科学设置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6 郭腾昕;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瞿昙镇总体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曹子威;基于信息流的省域城市间关系网络特征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8 赵珑t

本文编号:2790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90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5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