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多方需求下的集中式社区商业平面布局及空间尺度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00:48
【摘要】:随着城市郊区化、大量以地产商为主导的大型住区的建设,对商业建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成本较高且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并不具备运营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能力;而稍小的区级商业综合体又多位于区域中心,无法辐射到近郊小区或稍远区域;在传统百货和购物中心面临电商的冲击下,集中式社区商业被认为是能解决该问题的未来商业新蓝海,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发展城镇社区商业,各城市开发商也在积极响应中。但由于我国社区商业较其他国家而言起步较晚,集中式社区商业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商业形式,国内对其建筑设计方法、开发运营模式等相关研究还不够成熟,设计师有时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对适用于国内的集中式社区商业设计方法的探寻和空间尺度的把控,同时疏忽了其在运营和使用中消费者、经营者及开发运营者的关注点及需求,使平面布局及空间尺度设计不合理,进而导致了建筑的使用效果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如何使集中式社区商业既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要,又能与使用者实现良性互动,避免建筑设计的不合理及使用与多方需求不匹配的情况,成为集中式社区商业设计过程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该问题,明确多方使用者的需求所在,就问题导向的三个方面:总体布局、交通空间和商铺空间,对集中式社区商业的平面布局及空间尺度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国内已建成的集中式社区商业进行了科学调研与优劣总结,通过实例对前述问题进行落实和细化,然后以此为基础将集中式社区商业分为社区商业中心与集中式社区商业街两部分,分别从总体布局、交通空间、商铺空间三方面对其平面布局及空间尺度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原则、策略以及各类空间尺度设计相关的参考值范围。在社区商业中心章节中,本文提出了总图设计及外部交通组织的原则和策略;研究了交通空间的组织布局、交通体布点及尺度设计方法;探讨了商铺空间的功能配置与各类商铺的划铺设计策略。在集中式社区商业街一章中,本文探讨出总图布局要点、车流组织及停车位设置方案;同时提出了街道空间的路径组织与人文尺度的营造策略;最后对商业街商铺空间的尺度划分及布局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剪力墙结构转换的方法与判断原则,旨在为未来集中式社区商业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2
【图文】:

城镇居民,社区商业,蓝皮书,居民可支配收入


图 1. 1:2010-2017 年城镇居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图 1. 2:居民可支配收入推动消费观念升级变迁Figure 1. 1:per capita disposable annual income ofurban households in 2016-2017Figure 1. 2: the change ofconsumption concept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此外,城市居民居住“郊区化”的倾向也为集中式社区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逐渐向郊区扩张及旧城区的加速改造,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首部《宏观经济蓝皮书》,预测 2030 年

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观念


图 1. 1:2010-2017 年城镇居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图 1. 2:居民可支配收入推动消费观念升级变迁Figure 1. 1:per capita disposable annual income ofurban households in 2016-2017Figure 1. 2: the change ofconsumption concept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此外,城市居民居住“郊区化”的倾向也为集中式社区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逐渐向郊区扩张及旧城区的加速改造,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首部《宏观经济蓝皮书》,预测 2030 年

社区商业,日本


1 绪 论日本作为地少人多的典型代表,“集约”是其社区商业规划的宗旨,商业街规划属于逢街划铺,与中国上海、深圳、北京等模式类似,既保留传统的社区商业街形式,用以保留传统文化特色与中小零售企业,又大力发展现代化集中式社区商业,形成颇具传统特色的“商业街协同组合”日本社区商业建设方式。例如位于日本东京都的神乐坂商业街,虽看似普通却肩负着保护中小企业和城市发展文化印记的重任。街道长度 100 多米,散落着各类业态商铺,美容、中型超市、24 小时便利店、迷你高尔夫馆等应有尽有,是非常典型的集中式社区商业街,如图 1.3 所示。也有社区商业中心如日本真库县尾琦市的社区商业中心,是“造镇计划”下的社区商业中心和生活园地,它具有娱乐、购物、聚会社交、休闲、教育文化等多样化功能,250 家个性化门店分为了五个板块,包括购物区群、饮食店群、生鲜馆群等,形成一个生活小社区以增强到此处消费居民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上海绿地中心正大乐城[J];城市建筑;2014年13期

2 戴德胜;姚迪;段进;;比较与重构——中外典型社区中心空间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6期

3 丁晓莉;;《时代建筑》“社区营造与社区商业的魅力”论坛报道[J];时代建筑;2013年05期

4 武前波;黄杉;崔万珍;;零售业态演变视角下的城市消费空间发展趋势[J];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05期

5 翁小雄;李俊;;自动扶梯载客输送能力的实证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6 谭博裕;;新加坡“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7 庄宇;于健辉;;社区商业中心的商业类型布局——基于上海4个案例的研究[J];建筑学报;2010年S2期

8 任春洋;;美国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的理论发展脉络分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04期

9 刘伯雅;;国外社区商业的发展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8年09期

10 高玉;;消费社会下的社区商业街设计策略[J];新建筑;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翔宇;消费文化视阈下当代商业建筑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晶;基于区域视角下社区商业中心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尹巧;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型住区内社区商业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崇岗;社区商业规划策略及设计要点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4 陆悠悠;社区商业中心外环境设计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6年

5 杨志国;大型封闭式购物中心动线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黄雪;住区开放型商业服务设施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姚澄;城市新区“社区中心”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8 孙铭泽;多首层化商业综合体动线组织与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苗理想;广州新区社区商业外部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杨慧琼;邻里中心模式下的社区商业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91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91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f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