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视觉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08:50
【摘要】:滨水区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对提高城市人居环境的舒适度,改善自然环境,增强城市形象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植物景观是滨水区最重要的景观元素,其外在形式决定着环境氛围的营造和艺术感染力。 本文旨在从视觉的角度分析城市滨水植物景观,探索植物的配置如何与特定的滨水环境条件相适应,研究植物在水际空间中的观赏作用和对水际空间形态与氛围的构建功能,为城市滨水区的植物造景提供理论依据。视觉景观形象主要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需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物,研究如何创造优美、高雅、悦目、宜人的环境形象。 通过对长沙市市区内有代表性的几个公园中的水体进行分析,主要有烈士公园、植物园、月湖公园、橘子洲公园、洋湖湿地公园以及梅溪湖,了解其景观要素现状和视觉景观效果。在此基础上,论述滨水景观存在的由植物构建的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封闭空间和混合空间等几种空间形式的视觉特点和营造方法。按照对视觉的不同影响效果将滨水观赏模式分为了静态观赏和动态观赏。静态观赏中将水域按尺度进行了分类,主要有大尺度水域、中尺度、水域、小尺度水域,分析了不同尺度下的观视特点,得出了相应的植物配置方式。动态观赏中分为分析陆地游览路线和水面游览路线下的景观特点,得出了相应的植物配置方式。同时也解析了平面及立面上的不同组合方式以及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下对观景者视觉上的形成的变化。确定了由于视线与水体的方向以及水陆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垂直景观、平行景观和鸟瞰景观等三种景观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视点与水体对岸的景观间距对植物景观视觉特点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滨水景观模式中的植物配置重点。 最后通过分析洋湖湿地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视觉设计中的特征,具体的总结了实际案例中的视觉尺度和植物色彩的运用。改变水域面积大小、亲水平台位置的设置以及游览的路线,从而影响观赏者与景物之间的距离即视觉的尺度。主要利用植物的叶色形成滨水的色彩变化,总结了主要的秋色叶树种和常绿彩色叶树种以及其搭配方式。提出了对植物配置的建议,充分利用水生植物,从高度和色彩等方面加以协调;选择特色基调树种,搭配乡土树种,构建主题凸显各个地区的特色;设置了不同的观赏角度就应该搭配相应的植物景观,合理搭配植物的高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源;邹志荣;;谈古典园林动·静观及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2 王淑芬,苏雪痕;质感与植物景观设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3 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4 干哲新;浅谈水滨开发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8年02期

5 刘灿,张启翔;色彩调和理论与植物景观设计[J];风景园林;2005年02期

6 蔡凌豪;;空间视觉与空间运动 石家庄盆景艺术馆的创作札记[J];风景园林;2006年03期

7 刘培善,邓林翰;城市开发区环境景观构架空间秩序[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8 郭红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1998年03期

9 汪源;陈其兵;鞠波;;浅谈滨水植物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孟聪龄;苏敏静;;传统建筑空间的有限与无限[J];山西建筑;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雄;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于爽;城市滨水地区改造更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邹维娜;景观意境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3 郭会丁;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王今琪;利用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个性[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孟瑾;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6 徐新洲;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陈岚;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尺度探析[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1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91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b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