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山东省城郊型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0 17:1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当前我国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型城镇化推进、国家政策导向和村民生产生活诉求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保证村民安全、保障村民健康、提供便捷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城郊型乡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受城镇经济辐射、社会意识形态渗透和城镇生态效应影响,产生了多元的经济社会结构,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关键点和桥头堡。山东省具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特征,其本地城镇化、半城镇化的特点使得其城郊型乡村具有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经济、社会、群众基础。近年来,山东省“乡村连片治理”取得的丰硕的成果,也出现了乡村特色消褪、生态环境恶化、空间活力不足、土地利用低效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落到了公共空间提升问题上,以公共空间切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有助于延续乡村原有的空间形态、文化、风貌,激活乡村活力、推进乡村公共事务的发展。乡村公共空间具有社会性和物质性双重属性,公共性、文化性、可达性、功能复合性、社会认知性为其主要特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解读,乡村人居环境和公共空间的建设主要关注点为:(1)土地整理、土地集中整治与经营,(2)政府引导、社会组织支持、村民参与相结合,(3)将村民的需求放在首位,(4)遵循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的发展步骤,(5)注重乡村特色保护与发展,(6)通过公共空间提升激发乡村活力。面对现今乡村公共空间格局单调、秩序混乱、活力缺失、环境欠佳、特色丧失等问题,通过分析山东省城郊型乡村公共空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归纳出其演化动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政策引导、社会活动转变、村民生活习惯和现实需求,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主要涵盖社会活动转变、村民生活习惯和现实需求,从而明确公共空间提升需要采用重构的手法。乡村公共空间的重构需遵循自组织原则、人性化原则、整体性原则、延续性原则,包括社会性重构和空间性重构两部分。公共空间社会性重构从社会生产系统和生活交往系统进行讨论,构建村民为主、外来者参与的交流平台以及需求为主的渐进式建设模式,注重对必要性活动的延续、自发性活动的引导和社会性活动的保留。公共空间的空间性重构从空间秩序、形态、功能入手,通过清除“钉子”、梳理现有空间节点,适当增加公共空间形成新的节点组合,建立步行优先、连通度高的网络连接,构建明晰的空间网络秩序;对于不同形态的公共空间,采用零散空间活力引入、街道风貌特色营造、封闭空间隔离打破的方法塑造多样性空间;为满足村民对不同社会活动的需要,以礼仪性空间标志性改造、传统建筑场所真实性传承、消极空间功能置换、生产性空间景观化、生态空间参与性提升为策略,进行公共空间的适应性重组。公共空间的社会性重构和空间性重构方法构成了山东省城郊型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的策略流程,并以滕州市西岗镇高庙村和济南市市中区陡沟街道仁里村为实践案例,说明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策略的应用,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2.29
【部分图文】:

乡村人居环境,环境优化,城镇化发展,乡村


农”为主题政策的提出,为解决农村土地、基层政权、粮食安全、农业政策、农民素质、农民增收等问题,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经过不断的发展、探索,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乡村仍然存在着资源保护、粮食安全、乡风文化、乡村人居环境等问题。这些问题中,乡村人居环境问题是近年来行业研究的重点,那么,为何要研究乡村人居环境问题?1.1.1 新型城镇化推进带动人居环境建设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的城镇化率从 1978 年的 17.92%发展到2017 年的 58.52%,已经到了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后期,城镇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逐渐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1]。为提高城镇化质量,我国走向了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乡村


2012 年党的十八报告提出 “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这表明了精神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突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为落实关于“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农业部办公厅发文《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 号)和《关于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3〕30 号),住建部印发《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 号),全国各地积极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尤其在上海、浙江等地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涌现出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乡村[3](图 1.2)。2015 年国家发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 32000-2015)为各地乡村建设提供标准与指导。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方向和新思路。

乡村,环境


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引进资金发展二三产业,通过多种形式经营提高农业质量和竞争力,建设信息化农业;另一部分乡村受到城镇的产业扩散、城镇基础设施等影响,选择就近城镇务工,原有农田由集体统一经营或承包给农户、企业经营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使其积累了乡村建设的资本,推动了教育水平提升息通讯普及、生活水平改善,进而改变了乡村居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村民对人居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和需求。(a)乡村 局混乱 (b)农田水利 施落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智;赵红红;刘春霞;吴艳艳;;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标准化;2015年12期

2 张祥智;李培娜;李亚森;;公共空间的异化与重构——基于居住融合的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更新策略[J];新建筑;2015年03期

3 杨亮承;鲁可荣;;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型农村社区治理困境与策略选择[J];农村经济;2015年05期

4 吴晓松;王妙妙;曹小曙;;广州市城郊村庄发展特征、趋势与规划研究——以从化赤草村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年02期

5 袁媛;杨贵庆;张京祥;王世福;林隽;王玉;王建军;王承慧;徐苗;王冬冬;李立勋;何子张;;社区规划师——技术员or协调员[J];城市规划;2014年11期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J];城市规划通讯;2014年11期

7 王春程;孔燕;李广斌;;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年04期

8 金磊;;如何传承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乡愁”观[J];小城镇建设;2014年03期

9 杨红;张正峰;华逸龙;;美国乡村“精明增长”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启示[J];江西农业学报;2013年12期

10 张良;;乡村公共空间的衰败与重建——兼论乡村社会整合[J];学习与实践;2013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甘满堂;;福建民间社区神崇拜与村庙信仰共同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卓红;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毅;川西地区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与重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2 张艳;乡村复兴导向下苏南水网乡村特色空间发展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年

3 潘廉;城郊集约型乡村模式构建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4 殷冉;基于村民意愿的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迪;太湖西山古村落公共空间整治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6 林莉;城郊乡村游憩地景观特色营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彭小莉;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16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16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3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