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吉林省收缩城市的影响因素及规划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14:50
   繁荣与衰退交替是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然而,以往的城市规划无不聚焦于增长。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200余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后开始认识到,增长已被收缩这一社会潮流所取代。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城市发展导向下,城市规划工作的焦点是应对城市新区的扩张,城市规划的类型属于“增量规划”。随着2008年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的转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伴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也出现了很多收缩城市。现象分布之广已促使“收缩城市”成为城市研究领域的前沿。对城市规划工作而言,这类城市的发展路径及其规划策略,则是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收缩城市人口、经济、空间方面的表现特征,选取26个收缩城市样本的人口、经济、公共服务三类指标,构建起量化描述吉林省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提取出影响吉林省城市收缩的主要因子,最后结合洮南市规划实践,探索研究应对城市收缩的规划策略、指导原则与行动模式。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综述和研究框架。第一章对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界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等进行阐述。对国内外收缩城市及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价。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的主体,包括第二、三和四章。首先,第二章对吉林省收缩城市进行了界定、筛选与分类,在共计48个行政单元中识别出了26个收缩城市样本,进而从人口、经济、空间三方面总结吉林省收缩城市的表现特征;第三章在对吉林省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系统开展了人口、经济、公共服务三类因素对城市收缩度的影响作用量化研究,得出服务水平低、人口出生率低、经济增长乏力依次为影响吉林省城市收缩的主要因子,而后就其影响机制进行了综合评价。第四章从经济、空间、公共设施与制度四个层面提出应对吉林省城市收缩的规划策略,最后以洮南市规划实践为例,探索研究针对性的指导原则与行动模式。第三部分是本文研究结论,对上述结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学位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4
【部分图文】:

城市分布,城市分布,全球,全球分布


图 1-1 全球收缩城市分布图(1950-2000)来源:www.shrinkingcities.com首先从收缩城市的全球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的减少不仅仅发生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发生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数据显示,1990 至 2000 年

周恺,收缩度,逆增,利物浦


图 1-2 国外主要收缩城市收缩度和持续时间来源:周恺,钱芳芳. 收缩城市:逆增长情景下的城市发展路径研究进展[J]. 现代城市研究,2015,09:2-13.然而欧美大部分收缩城市已进入收缩后期,少数城市如利物浦、伦敦、阿姆斯特丹等由于棕地再生、城市再开发等复兴策略,对于人口和资本的吸引力不断

空间分布,空置房,动因机制,底特律


图 1-3 底特律内城存在大量空置房屋来源:刘春阳,杨培峰. 中外收缩城市动因机制及表现特征比较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7,(03):64-71西方国家按照收缩的空间分布将收缩城市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欧洲收缩城市为代表的 穿孔 (perforated)型城市[11],其特点为人口收缩发生在城市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瀛;吴康;;中国城市化的几个现实问题:空间扩张、人口收缩、低密度人类活动与城市范围界定[J];城市规划学刊;2016年02期

2 张莉;;增长的城市与收缩的区域: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空间重构——以四川省与河南省信阳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9期

3 杨东峰;龙瀛;杨文诗;孙晖;;人口流失与空间扩张: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收缩悖论[J];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09期

4 吴康;龙瀛;杨宇;;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的局部收缩:格局、类型与影响因素识别[J];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09期

5 李郇;杜志威;李先锋;;珠江三角洲城镇收缩的空间分布与机制[J];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09期

6 龙瀛;吴康;王江浩;;中国收缩城市及其研究框架[J];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09期

7 杨振山;孙艺芸;;城市收缩现象、过程与问题[J];人文地理;2015年04期

8 高舒琦;;收缩城市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03期

9 周瀛;袁家冬;;1990~2008年吉林省产业集群部门结构与空间组织特征[J];地理科学;2015年05期

10 吴康;方创琳;赵渺希;;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及其复杂性结构特征[J];地理研究;2015年04期



本文编号:2821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21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4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