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物运维期火灾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1 09:52
   建筑火灾是最常见的火灾类型,且大多数火灾都发生在建筑物的运维阶段,当下我国对处于运维期的建筑物火灾风险评价的方法的相关研究的程度并不充分,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水平主要靠按照满足现有建筑规范方式实现,这与风险评价无关。根据国外成熟的火灾风险管理经验来看,为了提高解决消防安全问题,确保建筑物符合建筑规范。最简单的方法是量化影响建筑物火灾风险指标,即建立一个能科学计算出火灾风险值的火灾风险评价方法,此举有利于推行火灾保险,从而与消防工作相辅相成,提高建筑物抵御火灾风险的能力、加强消防管理、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因此,研究建立计算建筑物运维期火灾风险值的评价方法十分迫切。同时,火灾风险评价体系需要顺应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自被提出运用于建筑物全寿命周期截止目前,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给予了良好的回馈,但在BIM技术运维管理阶段对于火灾风险评价的功能还有待开发。将火灾风险评价信息化——利用BIM模型即数据库的特性,对解决运维期的火灾风险管理非常有意义,亦可丰富BIM技术在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功能程度。本文的主要的研究目标为:一根据“FRAME(工程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理论建立运维期建筑物评价指标,将指标体系分为三级,从建筑物潜在风险水平、建筑物可接受风险程度以及建筑物保护水平来进行评价;二建立了运维期建筑物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风险值计算模型,设定风险值评价标准以及列举提高建筑物消防能力的建议;三根据评价体系的指标在Revit软件中将指标建入族属性,或直接使用模型的信息,实现评价体系与模型的信息交互。四选取某邮电局为评价目标,通过对其BIM模型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完成了运维期火灾风险评价体系指标参数化,由BIM模型导出计算所需值结合计算模型,得出邮电局三个不同作用的房间发生火灾的风险值,分析结果从而对其消防安全水平进行提高。五通过对前文的研究内容总结归纳,指出文章的局限性,为后续进一步发展BIM技术与消防工作提供思路。
【学位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98.1;TU17
【部分图文】:

知网,全寿命期,文献数量,数据库


图 1-1 知网数据库 BIM 在建筑全寿命期各阶段文献数量[39]Figure 1-1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about each stage of the construction life cycle of BIM inCNKI从图 1-1 可以看出国内多关注于 BIM 技术在设计施工阶段,对运维阶段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其发文从 2007 年的一篇没有到 2017 年的几十篇,说明本领域的关注度和研究成果正在逐渐提高。综上所述,BIM 技术是建筑业发展、信息化必不可少的工具;国内外有关运维阶段有关 BIM 技术的理论应用和项目应用虽然有些许数量,但总体还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的阶段。1.1.4 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物运维期火灾风险评价现状研究现在已经有一些研究将 BIM 技术运用于消防安全方面:王婷等[40]采用 Revit 软件建立建筑 3D 模型,并将模型导入用于火灾分析的火

建筑物,因子,等值宽度,隔间


一般五金 400不可燃的建筑材料 500火灾蔓延因子 i 的计算公式为:i 1T1000(0.1 × logm)3.610(4-2)4.1.4 面积因子 gg 表示火灾的水平影响。因子 g 用 l 的值——隔室的理论长度和 b 的等值宽度计算,单位用米表示。为了定义 l 和 b,防火隔间的尺寸图是非常有用的,因为 g 的公式考虑了隔间的大小和形状。当建筑物只能从狭窄的一面进入时,如图 4.1,和建筑物从较长边的一面进入,如图 4-2,两种情况的 l 和 b 是刚好相反。区分这两种情况是为了表示消防队在不同的建筑物中控制火灾的难度不同。

隔间,理论长度,步骤,因子


图 4-2 从较长边的一面进入时的 l 和 b 值Figure 4-2 l and b values when entering from the longer side定义 l 和 b 的步骤如下:步骤 1:定义隔间周边两侧中心之间的最长距离是理论长度 l。步骤 2:定义隔间的总表面积。步骤 3:将该区域除以理论长度以获得等效宽度 b。面积影子的计算公式为:g5 × √b2× l3200(4-3)4.1.5 水平因子 e水平因子 e 表示火灾的垂直影响,即烟雾和热量向上运动,由热,蒸汽损坏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振中;彭阳;田佩龙;;基于BIM的运维管理研究与应用综述[J];图学学报;2015年05期

2 王婷;杜慕皓;唐永福;张琦;;基于BIM的火灾模拟与安全疏散分析[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年06期

3 朱庆;胡明远;许伟平;林珲;杜志强;张叶廷;张帆;;面向火灾动态疏散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年07期

4 汪再军;;BIM技术在建筑运维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3年09期

5 蔡可心;;4所美国高校BIM标准简介[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年04期

6 田玉敏;;建筑火灾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08期

7 郑艳琼;王忠波;王冰;;火灾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徐敏,陈国良,周心权;高层建筑火灾风险的神经网络评价[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王鹏飞,邹声华,肖国清;商厦火灾危险性评价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05期

10 杜红兵,周心权,张敬宗;高层建筑火灾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天扬;基于BIM的可视化消防设备信息监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2 任荣;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消防系统优化[D];郑州大学;2015年

3 张庆宇;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郝博;高新技术开发区火灾风险评价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3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23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8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