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南昌城市公园儿童游憩空间地域文化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00:28
   在儿童游憩空间景观设计愈发多样化的今天,从继承城市文化的角度,以游憩空间为媒介,向儿童传递优秀的地域文化信息,就更显必要和迫切。儿童游憩空间营造融入地域文化,不仅有利于突出个性,更是为儿童体验并继承优秀文化提供可能性,让儿童在寓教于形的空间里,自主认知与理解生活区域的文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本文以南昌城市公园儿童游憩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公园儿童游憩空间实地调研和对6-12岁儿童的问卷调查,分析公园地域文化表达,以及儿童对游憩空间文化内容、景观元素、表达手法的理解接受程度,得出儿童游憩空间地域文化表达策略,结合案例分析,并以万达乐园为应用对象,从文化背景、元素表达、文化表现手法等角度综合分析其优势及不足。针对园中儿童游憩空间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改造策略。通过研究儿童户外游憩空间地域文化表达,旨在为丰富相关理论研究并就儿童游憩空间提升或新建提供借鉴,构建一处符合儿童行为心理需求、启迪儿童心智、寓教于乐的绿色文化空间,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位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阐述及界定
        1.4.1 儿童
        1.4.2 儿童游憩空间
        1.4.3 地域文化
        1.4.4 研究范围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基础研究
    2.1 儿童成长特征研究
        2.1.1 儿童心理行为特征
        2.1.2 儿童户外活动的需求
        2.1.3 地域文化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2.2 儿童游憩空间
        2.2.1 游憩空间特征及分类
        2.2.2 儿童游憩空间对儿童的意义
    2.3 城市公园地域文化表达
        2.3.1 表达原则
        2.3.2 地域文化构成要素
        2.3.3 表达载体
        2.3.4 表达手法
3 案例分析
    3.1 国外优秀案例分析
        3.1.1 美国田纳西州谢尔比农场公园儿童探索游乐场
        3.1.2 日本东京丰州拉拉港城市港口儿童乐园
    3.2 国内优秀案例分析
        3.2.1 金山岭松塔儿童乐园
        3.2.2 重庆鸿恩寺儿童公园
    3.3 小结
        3.3.1 地域文化挖掘
        3.3.2 地域文化表达载体与手法
4 南昌市儿童游憩空间现状分析
    4.1 南昌市城市公园建设现状
    4.2 调研对象选取
        4.2.1 实地调研选点
        4.2.2 问卷调查选点
    4.3 调研内容
    4.4 实地调研分析
        4.4.1 公园地域文化建设现状
        4.4.2 地域文化表达内容分析
        4.4.3 地域文化表达载体
        4.4.4 地域文化表达手法
        4.4.5 小结
    4.5 问卷调查分析
        4.5.1 问卷调查数据解析
        4.5.2 儿童认可度
        4.5.3 家长看法
        4.5.4 小结
5 南昌市儿童游憩空间地域文化表达策略
    5.1 儿童游憩空间文化表达策略
        5.1.1 表达原则
        5.1.2 地域文化表达手法
        5.1.3 地域文化表达载体
    5.2 南昌市儿童游憩空间地域文化建设策略
        5.2.1 地域文化提炼
        5.2.2 地域文化应用表达策略
    5.3 南昌市现状儿童游憩空间地域文化表达问题与提升策略
        5.3.1 存在问题
        5.3.2 提升策略
6 南昌新型儿童游憩空间——万达主题乐园地域文化表达应用分析
    6.1 公园概况
    6.2 地域文化表达分析
        6.2.1 世外桃源区
        6.2.2 五彩瓷都区
        6.2.3 鄱阳渔家区
        6.2.4 仙女奇缘区
        6.2.5 云霄仙阁区
        6.2.6 竹海秘境区
    6.3 地域文化表达手法分析
    6.4 万达乐园景观表达评价
        6.4.1 万达乐园景观表达优势
        6.4.2 万达乐园景观表达不足
    6.5 万达乐园景观提升策略
        6.5.1 分区建议
        6.5.2 深化文化内容
        6.5.3 增添自然景观,强化儿童与自然的互动
        6.5.4 丰富园区游戏类型,强化儿童与游戏的互动
        6.5.5 运用非物质文化载体,强化儿童与文化的互动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南昌市城市公园儿童游憩空间问卷调查
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涵尧;;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交互性设计分析[J];艺术教育;2018年15期

2 吴峻;王菲菲;;荆州古城公共游憩空间优化刍议[J];重庆建筑;2016年11期

3 杨艳;史广;;青岛市户外公共游憩空间的可达性分析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6年03期

4 于长明;张天尧;;世界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J];规划师;2015年08期

5 方锦;;论城市游憩空间建设与城市化发展——以郑州市为例[J];艺术品鉴;2016年05期

6 杨佩群;张翠花;吴映玲;;潮州城市游憩空间优化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7 陈渝;;城市游憩空间的发展历程及类型[J];中国园林;2013年02期

8 戴卓;;轨道交通时代重庆都市游憩空间格局研究[J];市场论坛;2013年06期

9 吴志军;田逢军;;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特征分析——以南昌市主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06期

10 刘雷;储金龙;顾康康;包善驹;;高校新校区室外游憩空间品质调查与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世胜;大都市区公共游憩空间的建构与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吕红;城市公园游憩活动与其空间关系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一帆;城市游憩空间生产过程、机制及效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孔钦;金堂县五凤溪古镇游憩空间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3 周天一;成都三圣乡幸福梅林特色乡村旅游景观游憩空间设计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4 郭亚楠;开封老城墙游憩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5 索金成;郊野公园游憩空间边界的表现形式与构建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6 周扬洋;杭州市城市绿道游憩设施的设计调查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7 李坚;森林公园游憩空间规划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8 李丽丽;合肥市环巢湖区域游憩空间整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9 郑珵;南昌城市公园儿童游憩空间地域文化表达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10 史菲;城市河道游憩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1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41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2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