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空间句法的兰溪古镇空间形态与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21:26
   本论文基于空间句法的理论和技术方法,选取益阳兰溪古镇为主要案例地,引入城市意象元素,以轴线图结合意象图的研究方式,量化分析古镇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和不同空间使用者空间认知行为模式与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同时,从单个古镇研究主体关联到湖南省内不同典型特征古镇的对比分析研究,解析湖南省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人文历史背景下的古镇空间形态特征形成原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论文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古镇空间形态演化机制是多种模式并存的过程。古镇空间形态的演化涉及到空间规模的扩张、空间用地类型的增加、空间组构的重塑和空间功能的转化,这些空间内容的变化模式并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阶段会发生转变。(2)古镇形态的时空分布是功能与形态相互适应的结果。古镇空间形态的演化是形态适应功能的过程,古镇空间的时空分布是功能对形态适应的结果。古镇空间的发展往往表现出明显的聚集和离散特性,其本质上是古镇空间功能与形态相互作用的表现。(3)空间使用者的认知行为是形态与功能相互作用的基础。空间不同使用者对其空间的意象元素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表现出空间量化后拓扑结构与人流分布的显著相关性,进一步说明人的认知行为模式是古镇空间形态与功能相互作用的基础。本研究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古镇的空间形态研究与规划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和研究视角。从单一的感观描述上升到深度的量化分析,为湖南省传统古镇的保护、更新与规划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和启示,是对古镇空间形态及空间认知分析的一次不同尝试。
【学位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2.29
【部分图文】:

模式图,城市形态,功能相,互作用


图 2.1 人的行为与城市形态、功能相互作用下的模式图解知理论的概述空间认知研究主要涉及到不同空间使用者对空间意象究,所以在讨论空间认知理论概述时,主要从“城市意

城市意象,来源,构形,机器


《城市意象》(来源:拍摄)

来源,机器,空间,城市意象


《空间是机器》(来源:拍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朝阳;;基于产业定位打造特色小镇的探索——以龙坞茶镇规划建设为例[J];杭州(生活品质版);2015年12期

2 王旭晨;张蔚萍;;陕南地区古村镇环境景观与历史文化分析——以蜀河古镇为例[J];现代园艺;2015年22期

3 闫闪闪;王卫伟;李树晨;;基于旅游开发视角的丽江古城空间形态演变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年08期

4 陶伟;丁传标;古恒宇;;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游憩系统空间规划中的运用[J];规划师;2015年08期

5 高卫星;;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治理转型[J];中州学刊;2015年06期

6 张灿;;城镇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年05期

7 李泽;黄经南;张天洁;;城市形态研究百年纵览[J];新建筑;2014年06期

8 高虹;张杰;;基于空间句法的闽南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以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为例[J];设计;2014年02期

9 王静文;雷芸;梁钊;;基于空间句法的多尺度城市公园可达性之探讨[J];华中建筑;2013年12期

10 樊永生;;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拓扑区域中心评判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3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珊珊;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岐;新型城镇化下河北省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2 张洋洋;基于空间句法量化分析的室内空间环境分析与再设计[D];郑州大学;2016年

3 曹芸嘉;基于空间句法的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4 何烨;基于空间句法的西安大华1935空间布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杨希;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地下商业空间活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蒋珮;基于交通导向的带形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苏心;空间句法下北京天津历史城区形态活力演变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郝鹏举;现代田园城市导向下西咸新区城乡空间统筹规划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9 胡进彬;青岩古镇景观形态特色与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10 蔡少坤;基于空间句法的建筑空间量化分析与验证[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69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69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0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