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某城市饮用水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分布、形成和控制研究
【学位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9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常见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性质
1.3 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技术
1.3.1 预处理技术
1.3.2 分析方法
1.4 国内外亚硝胺的浓度水平和形成机制
1.4.1 国内外亚硝胺的浓度水平
1.4.2 饮用水中亚硝胺的来源
1.4.3 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形成机制
1.5 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方法
1.5.1 亚硝胺前体物去除方法
1.5.2 NDMA的去除方法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1.7 课题创新点
1.8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2 饮用水中亚硝胺的分析方法优化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2.1 LC-MS/MS分析方法优化
2.2.2 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分析方法
2.2.3 水样预处理技术优化
2.2.4 LC/MS质量控制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南方某城市饮用水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1 样品的水质情况
3.2.2 各类水样的亚硝胺浓度水平和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饮用水中亚硝胺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氯消毒对亚硝胺类物质形成影响
4.2.2 氨氮浓度对亚硝胺类物质形成影响
4.2.3 氯胺消毒对亚硝胺类物质形成影响
4.2.4 二级胺投加浓度对亚硝胺类物质形成影响
4.2.5 一氯胺投加浓度对亚硝胺类物质形成影响
4.2.6 反应时间对亚硝胺类物质形成影响
4.2.7 温度对亚硝胺类物质形成影响
4.2.8 pH对亚硝胺类物质形成影响
4.2.9 腐殖酸对亚硝胺类物质形成影响
4.2.10 硝酸根离子对亚硝胺类物质形成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控制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1.2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不同光源对3种亚硝胺降解效果影响
5.2.2 初始浓度对3种亚硝胺降解效果影响
5.2.3 不同处理工艺对3种亚硝胺降解效果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Chengkun Wang;Shuming Liu;Jun Wang;Xiaojian Zhang;Chao Chen;;Monthly survey of N-nitrosamine yield in a conventional 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North 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5年12期
2 周超;;UV-H_2O_2降解去除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亚硝胺类的性能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5年03期
3 周超;;饮用水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亚硝胺类的生成机制研究综述[J];净水技术;2014年03期
4 王成坤;张晓健;陈超;汪隽;;水中痕量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分析测试技术[J];给水排水;2011年04期
5 罗茜;王东红;王炳一;张子秋;王子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饮用水中9种N-亚硝胺的新方法[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1期
6 罗领先;张乐观;朱新锋;;UV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广东化工;2006年10期
7 白晓慧,贺兰喜,王宝贞;常规饮用水净化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水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8 黎兰馨;;亚硝胺的分析化学[J];分析化学;197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冰冰;UV/UV-O_3降解水中亚硝胺的效能与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巴依尔明达;Fe(Ⅵ)-TiO_2纳米管光降解亚硝基二甲胺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潘振华;光催化—臭氧联用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李婷;饮用水中N-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楼林洁;饮用水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4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7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