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型分布式能源与电空调供能方式对比
发布时间:2020-12-11 06:01
为了探究最佳的天然气利用方式与供能方式,本文基于以内燃机为原动机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建立了系统经济性模型,考虑到能源、环境、经济等因素对系统性能评估结果的影响,采用了多目标评价准则方法。以南京某医院建筑为研究对象,从两种不同的天然气利用方式出发,本文提出了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方案以及电空调方案,并与该项目可研报告及文献所提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多目标评价准则方法对各方案进行评估,探究系统最佳供能方案及天然气利用方式,并研究了天然气价格以及电价对各方案性能的影响。
【文章来源】: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0年10期 第1-6页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各方案年二氧化碳减排率
各方案多目标评价准则值
在以内燃机为原动机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中,内燃机缸套水余热与烟气余热被充分回收利用,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该系统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用户所需电负荷由内燃机发电及电网共同承担,当内燃机发电量无法满足用户电负荷需求时,则需从电网购电以补充电负荷。在以冷热定电这一运行策略下运行时,内燃机产生的多余电量将输送给电网。在夏季制冷期,内燃机烟气与缸套水分别作为高压发生器的热源与低压发生器的热源来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为用户提供冷负荷,而溴化锂机组排烟则进入换热器内,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当冷负荷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由电制冷机、补燃器(对带补燃的溴冷机而言)或直燃型溴化锂机组产生的冷量来补充。在冬季采暖期,内燃机烟气余热与缸套水余热通过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为用户提供热负荷,不足部分由直燃型溴化锂机组或锅炉补充。2 系统经济性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环境因素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能耗特性分析[J]. 王惠杰,赵立坤. 应用能源技术. 2018(02)
[2]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综合价值分析[J]. 王雁凌,李蓓,崔航.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01)
[3]国内冷热电联供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J]. 杨干,翟晓强,郑春元,王如竹. 化工学报. 2015(S2)
[4]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经济学分析评价指标研究[J]. 赵春,王培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23)
[5]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与运行策略分析[J]. 荆有印,白鹤,张建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20)
本文编号:2910025
【文章来源】: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0年10期 第1-6页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各方案年二氧化碳减排率
各方案多目标评价准则值
在以内燃机为原动机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中,内燃机缸套水余热与烟气余热被充分回收利用,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该系统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用户所需电负荷由内燃机发电及电网共同承担,当内燃机发电量无法满足用户电负荷需求时,则需从电网购电以补充电负荷。在以冷热定电这一运行策略下运行时,内燃机产生的多余电量将输送给电网。在夏季制冷期,内燃机烟气与缸套水分别作为高压发生器的热源与低压发生器的热源来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为用户提供冷负荷,而溴化锂机组排烟则进入换热器内,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当冷负荷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由电制冷机、补燃器(对带补燃的溴冷机而言)或直燃型溴化锂机组产生的冷量来补充。在冬季采暖期,内燃机烟气余热与缸套水余热通过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为用户提供热负荷,不足部分由直燃型溴化锂机组或锅炉补充。2 系统经济性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环境因素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能耗特性分析[J]. 王惠杰,赵立坤. 应用能源技术. 2018(02)
[2]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综合价值分析[J]. 王雁凌,李蓓,崔航.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01)
[3]国内冷热电联供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J]. 杨干,翟晓强,郑春元,王如竹. 化工学报. 2015(S2)
[4]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经济学分析评价指标研究[J]. 赵春,王培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23)
[5]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与运行策略分析[J]. 荆有印,白鹤,张建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20)
本文编号:2910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910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