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敏感保护环境下大面积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12-23 20:44
  上海四川北路4街坊108号地块综合开发项目基坑面积大,开挖深度深,基坑周边紧邻地铁隧道、天然地基建筑、道路、管线等保护对象,结合基坑特点及环境特点,采用"分区顺作"+"板式支护"+"多道支撑"的支护体系方案,并就敏感环境的变形控制采取了多种技术对策,该项目已施工完成,实施效果良好。 

【文章来源】:山西建筑. 2020年22期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敏感保护环境下大面积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实践


保留建筑侧基坑围护结构剖面图

总平面图,总平面图,基地,环境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繁华地段,项目周边环境极为复杂,保护要求高。基坑南侧为天潼路,道路下为运营中的上海地铁12号线区间隧道,最近距离仅为14 m;基坑东侧为多幢2层~6层的多层建筑,最近距离仅为6 m,上述建筑为天然地基、砖混结构,且使用过程中经过加层,结构形式较差,根据业主的进度安排,上述建筑待本项目基坑施工完成后拆除,但需保证基坑施工阶段的正常使用,故基坑施工阶段仍需对上述建筑物的变形进行控制;北侧武昌路对面存在多幢居民住宅,2层~4层的砖混结构,天然地基,与基坑间的最近距离为13.9 m。除此之外,基坑周边的市政道路及其下的市政管线也是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重点保护的对象。围护结构方案设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中对环境的各种不利影响。基地环境总平面图详见图1。2.3 地质概况

示意图,基坑,示意图,塔楼


综合考虑基坑特点、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及业主的项目开发进度,本项目基坑支护采用“化整为零、分区实施”的设计思路[2]。基坑分区平面示意图详见图3。基坑分区时应首先考虑项目的整体开发节奏,实现业主既定的工期目标。本项目的2个塔楼位于整个项目工期的关键路径上,基坑支护分区时应重点关注塔楼工期,设计时将地下4层区域的大基坑划分为A,B,C共3个大的分区,2个塔楼分别落于A区和B区,施工时考虑A区和B区先期同步实施,此时C区作为2坑同步实施期间的“缓冲区”。同时,考虑到地铁保护,邻近地铁侧再划分出窄条小基坑,由于窄条小基坑与地铁相邻的边长较长,将上述小基坑再划分为D区和E区2个小的分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在上海梦中心F地块的应用[J]. 顾佳铭.  中国高新科技. 2018(10)

硕士论文
[1]基于时空效应的深基坑开挖变形机理分析[D]. 周明飞.吉林建筑大学 2019



本文编号:2934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934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2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