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新数据环境的城市公共空间综合质量评价研究 ——以苏州阊门街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3 20:59
  新数据环境下,信息的获取方式呈现多样化,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使得全体数据具有成为样本的可能。这恰恰弥补了传统数据样本小、个性强、精度低的缺点。本文通过研究新数据环境下数据获取方式的特点与优势,结合数据整理与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市公共空间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评价体系对苏州阊门街区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进行评价实践。本文试图在数据采集、分析及管理方面提出可借鉴经验,为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与设计提出新思路。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现状,并阐述了新数据环境和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情况。明确了新数据的优势,以及与传统调研数据互补应用的可能性。通过第一部分为整篇文章提供了背景知识及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基于新数据环境的特点与优势,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定量城市研究的方式构建了基于新数据环境的城市公共空间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第四章在第三章评价体系的基础下,阐述了各指标数据的获取方法与分析思路,并以苏州阊门街区为例进行评价研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城市设计建议。第三部分为第五章,是文章的总结部分,提... 

【文章来源】: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新数据环境的城市公共空间综合质量评价研究 ——以苏州阊门街区为例


研究框架

平面图,雅典卫城,平面图


学硕士论文 从传统调研方式到新数据环境——城市公共空质量研究方式的革新公共空间研究的发展历程希腊时期城市公共空间,早在西方古代文明中就能找到其存在的证据。建设,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建筑的选址布局依赖于天然地据高低错落的地形布置建筑,就形成了看似杂乱、毫无秩序的雅典卫城。然而恰恰在这一时期,人民生活自由,城市活动开响着建筑的形式特点,建筑四周有着大量的开敞、半开敞空间议政、宗教仪式、文化交流、自由贸易等活动,也就形成了功。

田园城市,来源,图片


同时深刻影响并改变了居民的生资本主义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对商品生产的规划设计也是为了激发人们追求利益的空间。公共空间更看重对商人的吸引设计关注功能而非使用者的体验感和需城市人口间越来越明显的社会矛盾,最者又不得不重新考虑新的城市蓝图。出出现了将城市进行分区的设计思想。十市密度持续升高的担忧,提出了“田园个大城市分解为城市组团形式。中心城城,城市中充满公共绿地,以居住人数有真正解决阶级矛盾带来的城市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多元大数据的城市活力空间分析与影响机制研究——以杭州中心城区为例[J]. 张程远,张淦,周海瑶.  建筑与文化. 2017(09)
[2]新数据环境下定量城市研究的四个变革[J]. 龙瀛,刘伦伦.  国际城市规划. 2017(01)
[3]公共空间中的无障碍设计要点分析[J]. 王华清,陈梅.  艺术科技. 2016(05)
[4]城市设计品质量化模型综述[J]. 翟宇佳,徐磊青.  时代建筑. 2016(02)
[5]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评估模型评述[J]. 徐磊青,言语.  新建筑. 2016(01)
[6]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J]. 陆路,李萍.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7]基于叙述性偏好法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 赵倩,王德,朱玮.  地理科学. 2013(01)
[8]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 宋刚,邬伦.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9]英国诺丁汉历史地段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及其启示[J]. 夏青,高畅,李津莉,艾伟.  规划师. 2012(05)
[10]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研究[J]. 汪海,蒋涤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2(01)

博士论文
[1]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D]. 金勇.同济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营造[D]. 向莎莎.苏州科技大学 2017
[2]桐庐县老城区街道空间品质评价研究[D]. 侯焱.浙江大学 2016
[3]广州市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状况评价研究[D]. 王楚君.华南理工大学 2015
[4]大数据与PSPL调研法相结合的美国城市主街区公共空间调查与研究[D]. 王筱洲.华南理工大学 2014
[5]基于POE评价方法的南京城墙遗址公共空间景观研究[D]. 郭俊伶.燕山大学 2014
[6]苏南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估研究[D]. 孔燕.苏州科技学院 2014
[7]基于PLPS调研方法的慢行交通规划设计研究[D]. 臧清艳.山东大学 2012
[8]基于使用者感受的城市空间公共价值评价体系研究[D]. 童真.华南理工大学 2011
[9]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D]. 龚颖.中国地质大学 2009
[10]游憩性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D]. 崔永峰.长安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34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934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4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