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支撑跨受力状态和设计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06 04:45
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房屋建筑的严重破坏和倒塌是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防屈曲支撑作为一种阻尼器能够有效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响应,近年来在混凝土结构中已应用于较多的工程实例中。然而研究表明,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往往无法发挥出预期的抗震性能。基于分析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支撑跨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主要针对支撑跨框架梁柱提出了性能优化设计的设计建议。该设计思路主要对增设防屈曲支撑结构的受力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对其承载力设计和构造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
【文章来源】:山西建筑. 2020,46(2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防屈曲支撑的滞回性能
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支撑跨的实际受力状态与预期受力状态存在显著差异(见图2)。首先,由于节点板的存在(见图2b)),除了由防屈曲支撑轴向力对支撑跨结构刚度的提高外,节点板对其刚度提高的影响也不可忽略,而在结构设计时节点板对于支撑跨结构刚度提高的影响往往未进行合理考虑,可能导致支撑跨结构自身的抗力无法有效抵御地震作用效应,进而导致支撑跨框架提前发生破坏。其次,由于节点板的存在,支撑跨框架梁(柱)的塑性铰位置可能由梁柱交界面转移到节点板端部,塑性铰的转移会使支撑跨框架梁(柱)的实际长度减小,进而减小支撑跨框架梁(柱)的剪跨比,增加了其剪切破坡的可能性。塑性铰的转移对于保证防屈曲支撑的有效连接是极为有利的,吻合能力设计要求。同时,节点板相邻梁柱区域的受力状态与普通梁存在显著差异,其受力性能更加接近于深梁。对于该区域需要通过合理的抗剪设计保证其不发生剪切破坏。3.2 支撑跨结构的设计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防屈曲单斜支撑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马晨光,杨勇,刘如月,伊波松,韦超谋,叶明坤. 工业建筑. 2016(04)
[2]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顾炉忠,高向宇,徐建伟,胡楚衡,武娜. 建筑结构学报. 2011(07)
[3]结构的耗能减震与防屈曲支撑[J]. 郭彦林,刘建彬,蔡益燕,邓科. 建筑结构. 2005(08)
博士论文
[1]全钢防屈曲支撑的抗震性能及稳定性设计方法[D]. 赵俊贤.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20786
【文章来源】:山西建筑. 2020,46(2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防屈曲支撑的滞回性能
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支撑跨的实际受力状态与预期受力状态存在显著差异(见图2)。首先,由于节点板的存在(见图2b)),除了由防屈曲支撑轴向力对支撑跨结构刚度的提高外,节点板对其刚度提高的影响也不可忽略,而在结构设计时节点板对于支撑跨结构刚度提高的影响往往未进行合理考虑,可能导致支撑跨结构自身的抗力无法有效抵御地震作用效应,进而导致支撑跨框架提前发生破坏。其次,由于节点板的存在,支撑跨框架梁(柱)的塑性铰位置可能由梁柱交界面转移到节点板端部,塑性铰的转移会使支撑跨框架梁(柱)的实际长度减小,进而减小支撑跨框架梁(柱)的剪跨比,增加了其剪切破坡的可能性。塑性铰的转移对于保证防屈曲支撑的有效连接是极为有利的,吻合能力设计要求。同时,节点板相邻梁柱区域的受力状态与普通梁存在显著差异,其受力性能更加接近于深梁。对于该区域需要通过合理的抗剪设计保证其不发生剪切破坏。3.2 支撑跨结构的设计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防屈曲单斜支撑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马晨光,杨勇,刘如月,伊波松,韦超谋,叶明坤. 工业建筑. 2016(04)
[2]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顾炉忠,高向宇,徐建伟,胡楚衡,武娜. 建筑结构学报. 2011(07)
[3]结构的耗能减震与防屈曲支撑[J]. 郭彦林,刘建彬,蔡益燕,邓科. 建筑结构. 2005(08)
博士论文
[1]全钢防屈曲支撑的抗震性能及稳定性设计方法[D]. 赵俊贤.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20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120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