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不同居住环境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8 22:11
  在社会形态不断变化的今天,城市居民的居住理念与居住环境也在转型中,传统居住模式正在逐渐瓦解,居住区内形成新的社会组织关系。虽然技术不断提升,居民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但是居民公共休闲交往空间的规划设计过于概念和笼统,使得邻里交往空间逐渐缺失,居住区的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化。居住空间的规划设计是否合理与居民的交往娱乐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对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与归属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城市中不同居住环境下的居民交往空间为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了居民交往心理、交往需求以及古代传统居住模式等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案例等,通过对不同居住环境中的居民进行采访以及观察居民的交往行为,从居住者的交往需求着手,探讨居民的交往尺度和心理距离,挖掘不同居住环境中居民的活动习惯与方式等对济南市十六里河社区进行分析。本文以此为契机,依据“功能混合、邻里互动和人车共存”的设计理念,从社区整体层面进行总体规划,并在景观节点功能、交往场所、道路交通等方面作为促进居民交往的设计点,通过理论以及一系列案例的研究实践,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交往空间、邻里交往以及居住环境三个概念进行探索,总结之间的关系,引...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居住环境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四合院中居民交流[网络]

平面图,平面图,里坊,“里”


期城市 住特征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社会体制逐渐形成。社会级结构出现,居住建筑也与之产生不同的等级类型大关系,华夏古人存在“西南”方为贵、为吉的思为尊长者居住的场所,元朝黄镇成撰述“室西南为期的宫殿与宫城空间也是“坐西朝东”的结构模式古代城市演变成“坐北朝南”的居住形态,在此时坊为居住区,市场交易活动与居民生活被严格限制,属于相对封闭的“里坊制”时期。中国“里坊制一里,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闾里”就民居“里”或“坊”以及商业区的“市”,这些空市分割成整齐排列的方格,彼此纵横交错,状如棋,十二街如种菜畦”(图 2-2)。每道围墙内都设“里坊制”结构在唐朝时期达到巅峰。

四合院


图 2-3 清明上河图-节选[网络]Figure2-3 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Expert的“胡同”与“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城市居住空间逐渐发于元朝,是房屋、院落连接而成,连接住所与主干道的道路间的一部分,也是城市居住区道路网络的组成部分。根据《正北分布,小巷也就是胡同呈东西走向。四合院是四方之屋”字形的房屋结构。标准的四合院一般都是“坐北朝南”,西两边为厢房,坐南朝北的为倒座(图 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邻里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文献综述——以上海为例[J]. 王一帆,张强,陈圣赉.  传播与版权. 2015(01)
[2]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邻里关系重建[J]. 高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3]居住小区室外交往空间的环境组成要素研究[J]. 董仕君,郭晓君,崔英伟.  住宅科技. 2004(08)
[4]1978~2000年城市住宅的政策与规划设计思潮[J]. 吕俊华,邵磊.  建筑学报. 2003(09)
[5]创造温馨、祥和的居住家园——关于居民交往、健身空间的思索[J]. 刘汉州,张双甜.  住宅科技. 2000(07)
[6]对中国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J]. 邹颖,下洪滨.  世界建筑. 2000(05)

硕士论文
[1]商品房邻里场所依赖的居民交往空间特征研究[D]. 杜晓霞.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2]基于地域特色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 王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3]现代高层住区的交往空间研究[D]. 曾锐.湖南大学 2011
[4]促进交往的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初探[D]. 周萱.重庆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6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126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c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