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城市生态化雨洪管理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优化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11:32
  在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得城市硬质化比率激增,雨水径流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治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对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措施的推广,给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带来了机遇。本文在分析、比较不同雨洪管理净化措施的净化机理后,对相关措施的构造做法提出以提高雨水净化效率为目标的优化方案,并对城市生态化雨洪管理面源污染控制措施的景观营造手法予以阐述,以期兼顾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提供休闲游憩机会等多重功能,为海绵城市建设发挥引导性作用。 

【文章来源】:现代城市研究. 2018,(02)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城市生态化雨洪管理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优化方法研究


生态雨水口蛋联生物潇留池

植草,联动,污染物,湿地


现代城帀研究??2018.02?r??本期聚焦:城市雨洪管理前沿研究??FOCUS:?URBAN?STORMWATER?MANAGEMENT?FRONTIERS??常用的去除沉积污染物方法,包括??沉积物疏浚、原位覆盖、化学修复、原??位生物修复等方法。其中疏浚技术可与??原位覆盖技术连用,在表层污染沉积物??去除后,在剩余表面铺设覆盖材料,以??确保沉积物的悬浮和残留污染物的释放。??另外考虑到单一措施的条件局限性,进??行了植物一微生物、化学一生物技术的??联含应用,获得更高效彻底的净化效果。??根据不同处理方法的特性,总结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限制条件(图2?),给??出了不同低影响开发措施所对应的修复??方法。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场地环境状??况,选择含适的修复方法可以减少沉积??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优化净化措施的??性能。??3.3以净化为目标的系统联动优化策略??在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和土壤特征??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城市水环境的??流态和联通逐步发生变化。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广泛釆用的单项措施以点状形式??分布或者措施之间简单的联含,如"砾??石+植草沟"、"植草沟+生物滞g池"等,??对于污染的控制能力有限,可以通过与调??节池、雨水湿地串联,最终与城市河道??连接实现更高效的净化作用。前期对场??地实地调研,通过对现状汇水分区的径??流流向分析、现状流速监测,找到连通??性阻水节点,加强城市水体联动,串联??点状分布的初期雨水弃流、植草沟、生??物滞留池、调节池、雨水湿地等,实现"线??面结含"的净化系统联动(图3?)。这样??不仅消减了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而且有??

联动


现代城帀研究??2018.02?r??本期聚焦:城市雨洪管理前沿研究??FOCUS:?URBAN?STORMWATER?MANAGEMENT?FRONTIERS??常用的去除沉积污染物方法,包括??沉积物疏浚、原位覆盖、化学修复、原??位生物修复等方法。其中疏浚技术可与??原位覆盖技术连用,在表层污染沉积物??去除后,在剩余表面铺设覆盖材料,以??确保沉积物的悬浮和残留污染物的释放。??另外考虑到单一措施的条件局限性,进??行了植物一微生物、化学一生物技术的??联含应用,获得更高效彻底的净化效果。??根据不同处理方法的特性,总结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限制条件(图2?),给??出了不同低影响开发措施所对应的修复??方法。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场地环境状??况,选择含适的修复方法可以减少沉积??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优化净化措施的??性能。??3.3以净化为目标的系统联动优化策略??在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和土壤特征??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城市水环境的??流态和联通逐步发生变化。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广泛釆用的单项措施以点状形式??分布或者措施之间简单的联含,如"砾??石+植草沟"、"植草沟+生物滞g池"等,??对于污染的控制能力有限,可以通过与调??节池、雨水湿地串联,最终与城市河道??连接实现更高效的净化作用。前期对场??地实地调研,通过对现状汇水分区的径??流流向分析、现状流速监测,找到连通??性阻水节点,加强城市水体联动,串联??点状分布的初期雨水弃流、植草沟、生??物滞留池、调节池、雨水湿地等,实现"线??面结含"的净化系统联动(图3?)。这样??不仅消减了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而且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组合湿地系统对山地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J]. 何强,刘琼,李果,古励,孟捷,范庭兵,王华东,肖中俭.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3)
[2]城市面源污染特征及排放负荷研究——以内江市为例[J]. 王军霞,罗彬,陈敏敏,解淑艳,唐桂刚,李纳,吴鸿霁,罗晓慧.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1)
[3]天然沸石处理富营养化水的生物基作用研究[J]. 叶志平,于凤娥,何国伟.  环境工程学报. 2009(01)

硕士论文
[1]城市下凹式绿地和草地对降雨径流磷污染控制效果研究[D]. 王闪.北京林业大学 2015
[2]城市雨水人工土壤渗滤技术实验与应用研究[D]. 黄晨哲.北京建筑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8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218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4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