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新常态下安徽省建筑业转型升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9 09:52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高歌猛进,中国建筑业快速增长,建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建筑业也开始了从弱到强的转变。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万亿元,其中建筑业总产值21.4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5.57万亿元,支柱产业地位显著,但自2014年来,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速开始下滑,2017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长4.3%,同比增速下降2.3%。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建筑业粗放的发展模式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本文结合经济增长理论、产业转型升级理论,以安徽省为例,在新常态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在分析安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现状以及安徽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构建评价安徽建筑业转型升级能力的指标体系,评价其转型升级的能力,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论文在总结建筑业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两方面,对安徽建筑业转型升级进行分析。结合大量数据,选取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值、从业人员、建筑安装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资产和技术装备率指标,剖析安徽建筑业经济增长的基础现状,并与全国的各个地区相对较,找出安... 

【文章来源】: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常态下安徽省建筑业转型升级研究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安徽省,建筑企业,类型,建筑业


图 3- 16 安徽省建筑企业类型图 3- 17 安徽省各类型企业完成产值构的龙头骨干企业,2015 年以前安徽省建筑帮扶后,2016 年安徽省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如图 3-18 所示,在全国 398 家特级企业,从数量上看有显著提升,但是距离建筑业均达到了 40 多家,且他们的特级企业发展3507.371938.04388.23213.47

安徽省,产值,企业,骨干企业


图 3- 17 安徽省各类型企业完成产值结构的龙头骨干企业,2015 年以前安徽省建筑帮扶后,2016 年安徽省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家;如图 3-18 所示,在全国 398 家特级企业,从数量上看有显著提升,但是距离建筑业均达到了 40 多家,且他们的特级企业发展级企业发展,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主成分回归的安徽建筑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J]. 段宗志,曹家玮,杨苏.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7(06)
[2]新常态下嘉兴市建筑业转型发展研究[J]. 黄金萍,吴兴陆,曹琴.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16)
[3]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则与路径[J]. 杜朝晖.  经济纵横. 2017(05)
[4]信息化: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强力支撑[J]. 石治平.  建筑. 2017(04)
[5]陈政高在全国装配式建筑工作现场会上要求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J].   建筑设计管理. 2016(12)
[6]黑龙江省建筑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戚萍,王晓静.  统计与咨询. 2016(06)
[7]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 李晓娟.  福建建筑. 2016(12)
[8]基于SPSS的河南省建筑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 杨中宣,杨洋洋.  工程经济. 2016(10)
[9]我国建筑行业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J]. 贾芳.  工程经济. 2016(06)
[10]基于碳排放的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 马晓国,欧阳强.  生态经济. 2016(04)

博士论文
[1]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要素影响研究[D]. 王一越.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2]环境规制对我国建筑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张丽丽.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新常态下新疆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 王世英.石河子大学 2017
[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筑业转型升级研究[D]. 崔秀瑞.山东建筑大学 2017
[3]青岛三元集团转型升级战略研究[D]. 张建英.青岛科技大学 2016
[4]河北省建筑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D]. 张健.河北经贸大学 2016
[5]大连港口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D]. 梁子宁.大连理工大学 2015
[6]传统施工企业转型建筑产业化企业制约因素研究[D]. 杨肃尧.安徽建筑大学 2015
[7]基于RAGA投影寻踪模型的安徽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杨菲.安徽建筑大学 2015
[8]安徽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张荣荣.安徽建筑大学 2015
[9]我国建筑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 李勋龙.华中师范大学 2014
[10]河南省建筑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D]. 高婷婷.郑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90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290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5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