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西咸新区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15:19
城市的空间规划是基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上,在一定程度上生态环境的保护影响并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平稳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粗放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得城市资源环境难以为继,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主要表现为:第一,城市开发建设,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滞后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第二,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造成自然生态空间受到侵蚀、原有生态修复和自我调节功能受到损坏、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城市生态问题,从而导致城市空间多样性缺失、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活力丧失等。随着一系列国家生态发展战略的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日益获得社会瞩目,如何通过“绿色发展理念”来引领城市空间规划与发展,通过与城市空间融合的整体格局来推动实现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是城乡规划学科需要探索的新领域与重要课题。西咸新区作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国家级新区,现已编制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系列规划,但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绿色技术的创新,使得西咸新区的空间规划与发展仍需加强研究。因此,本文选取西咸新区空间规划为研究对象,基于...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构成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理念,在用地上主张通过土地资源节约、提高交通站点及周边土地来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在环境保护方面,通过使用新能源公共交通,高效解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同时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社区,塑造、对小汽车依赖程度相对较低的城市空间[18]。一方面,加强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高效开发利用,为城市整体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另一者和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的城市化进程理论依据,为城市可持的空间规划实践提供指导。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 霍华德于 1898 年提出关于“田园城市”新的城市建设方式实现城市与乡村的结合。该思想体系在于尽可能剧增、城市规模无限扩张引起的城市环境破坏等城市病,霍华德主会公平正义与城市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相结合,达到城乡一体“磁改变城市结构和形态;同时在田园城市实践中,霍华德主张以电为应用于农业肥料,以此来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处在于它利用“城乡磁体”思维方式对城市与乡村进行合理布局,绿化来限制城市的扩张,对城市规模、空间结构、人口密度、景观的见解(图 2.3)[1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J]. 冯兴军. 陕西煤炭. 2017(S1)
[2]紧抓大西安发展机遇 奋力追赶超越 把西咸新区建设成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J]. 张义学,李成明. 西部大开发. 2017(07)
[3]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秦皇大道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改造[J]. 马越,姬国强,石战航,马笑. 给水排水. 2017(03)
[4]城市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控制线协调性研究[J]. 王成新,徐彦颖,于雷,王依. 中国环境管理. 2017(01)
[5]“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及未来走势[J]. 邬晓霞,张双悦. 经济问题. 2017(02)
[6]适于中国城市的TOD规划理论研究[J]. 王有为. 城市交通. 2016(06)
[7]试论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战略[J]. 耿向如. 改革与开放. 2016(16)
[8]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途径研究综述与展望[J]. 肖华斌,盛硕,刘嘉. 城市发展研究. 2015(12)
[9]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研究综述[J]. 陆小成,冯刚. 城市观察. 2015(03)
[10]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研究综述[J]. 郝晓斌,章明卓. 山西建筑. 2014(35)
博士论文
[1]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 张征华.南昌大学 2013
[2]城市慢行交通规划方法研究[D]. 李聪颖.长安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边缘区空间利用评价与优化[D]. 路遥.安徽建筑大学 2017
[2]西咸新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实施研究[D]. 梁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3]“绿色化”概念及其实质内涵分析[D]. 徐冉冉.中共中央党校 2016
[4]精明增长理论下顺义新城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 刘冰玉.北京建筑大学 2016
[5]固原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研究[D]. 张璐.苏州科技大学 2016
[6]基于西咸线新区总体规划对“田园城市”理论的再思考[D]. 田中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7]基于能值理论的太原城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D]. 唐全华.山西师范大学 2015
[8]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的溯源与实践研究[D]. 狄涛.长安大学 2014
[9]城市公共交通优化发展的对策研究[D]. 刘俊良.西南大学 2014
[10]福建省绿色城市发展研究[D]. 姚琴琴.福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97394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构成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理念,在用地上主张通过土地资源节约、提高交通站点及周边土地来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在环境保护方面,通过使用新能源公共交通,高效解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同时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社区,塑造、对小汽车依赖程度相对较低的城市空间[18]。一方面,加强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高效开发利用,为城市整体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另一者和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的城市化进程理论依据,为城市可持的空间规划实践提供指导。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 霍华德于 1898 年提出关于“田园城市”新的城市建设方式实现城市与乡村的结合。该思想体系在于尽可能剧增、城市规模无限扩张引起的城市环境破坏等城市病,霍华德主会公平正义与城市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相结合,达到城乡一体“磁改变城市结构和形态;同时在田园城市实践中,霍华德主张以电为应用于农业肥料,以此来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处在于它利用“城乡磁体”思维方式对城市与乡村进行合理布局,绿化来限制城市的扩张,对城市规模、空间结构、人口密度、景观的见解(图 2.3)[1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J]. 冯兴军. 陕西煤炭. 2017(S1)
[2]紧抓大西安发展机遇 奋力追赶超越 把西咸新区建设成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J]. 张义学,李成明. 西部大开发. 2017(07)
[3]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秦皇大道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改造[J]. 马越,姬国强,石战航,马笑. 给水排水. 2017(03)
[4]城市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控制线协调性研究[J]. 王成新,徐彦颖,于雷,王依. 中国环境管理. 2017(01)
[5]“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及未来走势[J]. 邬晓霞,张双悦. 经济问题. 2017(02)
[6]适于中国城市的TOD规划理论研究[J]. 王有为. 城市交通. 2016(06)
[7]试论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战略[J]. 耿向如. 改革与开放. 2016(16)
[8]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途径研究综述与展望[J]. 肖华斌,盛硕,刘嘉. 城市发展研究. 2015(12)
[9]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研究综述[J]. 陆小成,冯刚. 城市观察. 2015(03)
[10]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研究综述[J]. 郝晓斌,章明卓. 山西建筑. 2014(35)
博士论文
[1]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 张征华.南昌大学 2013
[2]城市慢行交通规划方法研究[D]. 李聪颖.长安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边缘区空间利用评价与优化[D]. 路遥.安徽建筑大学 2017
[2]西咸新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实施研究[D]. 梁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3]“绿色化”概念及其实质内涵分析[D]. 徐冉冉.中共中央党校 2016
[4]精明增长理论下顺义新城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 刘冰玉.北京建筑大学 2016
[5]固原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研究[D]. 张璐.苏州科技大学 2016
[6]基于西咸线新区总体规划对“田园城市”理论的再思考[D]. 田中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7]基于能值理论的太原城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D]. 唐全华.山西师范大学 2015
[8]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的溯源与实践研究[D]. 狄涛.长安大学 2014
[9]城市公共交通优化发展的对策研究[D]. 刘俊良.西南大学 2014
[10]福建省绿色城市发展研究[D]. 姚琴琴.福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97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29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