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Voronoi图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8 01:58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问题是城乡规划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长期以来,自发建设、规划滞后以及缺乏有效的空间管制,我国农村居民点呈现出分散化、碎片化的特征,同时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也表现出利用率低、空置严重、布局混乱等问题。如何合理调整农村居民点的用地布局,成为新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研究课题。鉴于当前研究现状和现实需求,本文拟通过加权Voronoi图模型开展农村居民点布局的科学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制定出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为此类型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镇村体系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等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基于对文献的梳理及现实规划困境及需求,本文运用加权Voronoi图模型开展农村居民点布局的研究。总结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指出加权Voronoi图模型是农村居民点布局的重要方法;归纳探讨该模型的原理及生成方法,建构一套基于该模型的居民点布局优化技术框架与优化路径,并以西安市临潼区相桥街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居民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加权Voronoi图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路径框架。通过对加权Voronoi图本质的理解,构建农村居民点优...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普通Voronoi图示意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及相关规划
两者研究主体目标均可以是多尺度、多层次以及多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特征与演变,进而提出土地利用的综合治理建议[45];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土地整治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口集聚的重要手段。2.3.3 规划支持系统理论城市规划支持系统(PPS,Planning Support System)是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由规划理论、信息、方法、工具构成的多尺度、多主体的工具手段,能够完成规划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集技术、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系统[46]。规划支持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 Gis、Rs 等计算机技术在城乡规划问题分析、决策、模拟等领域的综合运用,其目的在于通过数据分析与模拟,使规划的制定更加科学、结果更加可靠。当前,大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城乡规划、城市发展的研究之中,形成“数据+技术”集成式的规划支持系统模式,提高了城乡规划编制的速度丰富了规划成果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山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J]. 杨斌,王占岐,张红伟,谭力. 农业工程学报. 2021(04)
本文编号:3367552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普通Voronoi图示意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及相关规划
两者研究主体目标均可以是多尺度、多层次以及多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特征与演变,进而提出土地利用的综合治理建议[45];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土地整治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口集聚的重要手段。2.3.3 规划支持系统理论城市规划支持系统(PPS,Planning Support System)是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由规划理论、信息、方法、工具构成的多尺度、多主体的工具手段,能够完成规划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集技术、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系统[46]。规划支持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 Gis、Rs 等计算机技术在城乡规划问题分析、决策、模拟等领域的综合运用,其目的在于通过数据分析与模拟,使规划的制定更加科学、结果更加可靠。当前,大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城乡规划、城市发展的研究之中,形成“数据+技术”集成式的规划支持系统模式,提高了城乡规划编制的速度丰富了规划成果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山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J]. 杨斌,王占岐,张红伟,谭力. 农业工程学报. 2021(04)
本文编号:3367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36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