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节能政策对降低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19:15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已成为全球的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供应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而且建筑能耗已成为与工业、交通能耗并列的三大能耗之一,建筑能耗的巨大需求将会对我国的能源供应、资源环境形成巨大压力,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建筑能耗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政府出台并颁布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政策、规范、标准来引导建筑节能工作的进行,逐步建立了一套初步完善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本文从建筑节能政策不同类型的政策角度出发,将建筑节能政策分为政策规制域、激励机制域以及公众自治域三种类型的政策,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带来的节能降耗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其中包括量表的设计、数据质量分析、数据处理等,从而对模型及假设进行检验和论证,并找出其影响路径,从而提出政策制定中的相关建议。首先,论文详细阐述了建筑节能政策的类型以及建筑能耗的基本现状,继而分析了各学者对建筑节能政策实施影响的相关理论以及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节能政策因素、经济发展因素、社会生活因素、节能技术因素以及建筑节能降耗等5个因子;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论文所构建的理论模型、研究假设以及测量题...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2建筑节能外部经济性的消除原理??Fig2.2?Elimination?principle?of?building?energy?conservation?external?economy??
图2-1建筑节能的经济外部性??Fig2.1?External?economic?energy?efficiency?in?buildings??如图2-1所示,如果开发商在开发或购买节能建筑、进行建筑节能改造时的??边际效益为MR,边际成本为MC,节能所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MSR,因为建筑??节能的正外部性,MSR>MC,投资者一般都追求收益最大化,他们可接受的节??能建筑量由MR与MC共同决定。从社会角度出发,社会最优的节能建筑均衡??量应为Q*。由此可见,市场机制下的开发商可接受的节能建筑量比达到社会最??优的配置要小。所以,建筑节能在正外部性的作用下,使得投资者节能活动水平??始终低于社会最优水平。??(2)解决原理??由于建筑节能正外部性的存在,开发商与消费者的节能效益始终低于社会效??益,而且两者的预期效益也是低于其投入成本,所以从利益主体利益最大化考虑,??即使对社会有益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建筑能耗及建筑节能政策的现状分析??如图2-2所示,(^与卩*之间,MSR与MR之差要大于MC与MR之差,也??就是说社会通过对建筑节能活动的总收益要大于开发商或消费者在节能活动中??的投资损失。则在面对建筑节能市场的失灵时,政府可以适当采取相应的经济鼓??励措施,将所得的社会效益挪出一部分用来补偿参与主体在此过程中的投入损失,??将建筑节能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使参与主体最终受益,这样才能调动各参与主体??的市场积极性,当政府的补偿措施行之有效时,MC将为,则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会大幅提高,节能建筑均衡量也会相应增多,逐渐达到Q*,这样,整个社??会在政府的干预调节下达到帕雷托最优。??2.2中国民用建筑总量与能耗特点??2.2.1民用建筑总量??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主要是针对民用建筑展开研宄。民用建筑,通常来??说,是指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按照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来划??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供给侧改革下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郭广翠,刘菁. 建筑经济. 2017(06)
[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J].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2017(01)
[3]低碳政策对城市居民节能行为的影响[J]. 石洪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4]建筑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黄明强,崔胜辉,李秀芳.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5]家庭非通勤出行能耗影响机制——住区视角下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张杰,陈骁.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3)
[6]中国节能政策对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彭月兰,迟美青. 生态经济. 2015(06)
[7]我国节能政策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 吴琦,曾凡银. 统计与决策. 2014(08)
[8]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新疆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万秋成,张娜.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2)
[9]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J]. 周敏,王虹. 特区经济. 2012(12)
[10]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研究[J]. 刘玉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博士论文
[1]中国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及节能消费激励政策影响研究[D]. 杨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2]我国民用建筑运行能耗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曾荻.北京交通大学 2012
[3]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D]. 蔡伟光.重庆大学 2011
[4]工业企业节能政策工具选择研究[D]. 周英男.大连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建筑业人工成本上涨趋势及应对策略研究[D]. 廖雅双.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知识转移研究[D]. 晏姿.北京交通大学 2016
[3]量化视角下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协同的演变与绩效研究[D]. 高秀林.兰州大学 2015
[4]基于STIRPAT模型的民用建筑能耗宏观影响因素研究[D]. 胡浩.安徽建筑大学 2015
[5]中国建筑节能潜力及政策体系研究[D]. 张燕.北京理工大学 2015
[6]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影响及优化研究[D]. 朱明明.郑州大学 2014
[7]节能减排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 罗惠方.江西财经大学 2014
[8]我国政策评估中量化方法的应用研究[D]. 谭维.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D]. 吴迪.长春工业大学 2014
[10]补贴政策下节能环保汽车购买行为影响研究[D]. 毕丽杰.西南交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70652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2建筑节能外部经济性的消除原理??Fig2.2?Elimination?principle?of?building?energy?conservation?external?economy??
图2-1建筑节能的经济外部性??Fig2.1?External?economic?energy?efficiency?in?buildings??如图2-1所示,如果开发商在开发或购买节能建筑、进行建筑节能改造时的??边际效益为MR,边际成本为MC,节能所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MSR,因为建筑??节能的正外部性,MSR>MC,投资者一般都追求收益最大化,他们可接受的节??能建筑量由MR与MC共同决定。从社会角度出发,社会最优的节能建筑均衡??量应为Q*。由此可见,市场机制下的开发商可接受的节能建筑量比达到社会最??优的配置要小。所以,建筑节能在正外部性的作用下,使得投资者节能活动水平??始终低于社会最优水平。??(2)解决原理??由于建筑节能正外部性的存在,开发商与消费者的节能效益始终低于社会效??益,而且两者的预期效益也是低于其投入成本,所以从利益主体利益最大化考虑,??即使对社会有益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建筑能耗及建筑节能政策的现状分析??如图2-2所示,(^与卩*之间,MSR与MR之差要大于MC与MR之差,也??就是说社会通过对建筑节能活动的总收益要大于开发商或消费者在节能活动中??的投资损失。则在面对建筑节能市场的失灵时,政府可以适当采取相应的经济鼓??励措施,将所得的社会效益挪出一部分用来补偿参与主体在此过程中的投入损失,??将建筑节能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使参与主体最终受益,这样才能调动各参与主体??的市场积极性,当政府的补偿措施行之有效时,MC将为,则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会大幅提高,节能建筑均衡量也会相应增多,逐渐达到Q*,这样,整个社??会在政府的干预调节下达到帕雷托最优。??2.2中国民用建筑总量与能耗特点??2.2.1民用建筑总量??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主要是针对民用建筑展开研宄。民用建筑,通常来??说,是指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按照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来划??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供给侧改革下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郭广翠,刘菁. 建筑经济. 2017(06)
[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J].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2017(01)
[3]低碳政策对城市居民节能行为的影响[J]. 石洪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4]建筑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黄明强,崔胜辉,李秀芳.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5]家庭非通勤出行能耗影响机制——住区视角下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张杰,陈骁.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3)
[6]中国节能政策对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彭月兰,迟美青. 生态经济. 2015(06)
[7]我国节能政策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 吴琦,曾凡银. 统计与决策. 2014(08)
[8]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新疆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万秋成,张娜.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2)
[9]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J]. 周敏,王虹. 特区经济. 2012(12)
[10]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研究[J]. 刘玉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博士论文
[1]中国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及节能消费激励政策影响研究[D]. 杨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2]我国民用建筑运行能耗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曾荻.北京交通大学 2012
[3]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D]. 蔡伟光.重庆大学 2011
[4]工业企业节能政策工具选择研究[D]. 周英男.大连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建筑业人工成本上涨趋势及应对策略研究[D]. 廖雅双.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知识转移研究[D]. 晏姿.北京交通大学 2016
[3]量化视角下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协同的演变与绩效研究[D]. 高秀林.兰州大学 2015
[4]基于STIRPAT模型的民用建筑能耗宏观影响因素研究[D]. 胡浩.安徽建筑大学 2015
[5]中国建筑节能潜力及政策体系研究[D]. 张燕.北京理工大学 2015
[6]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影响及优化研究[D]. 朱明明.郑州大学 2014
[7]节能减排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 罗惠方.江西财经大学 2014
[8]我国政策评估中量化方法的应用研究[D]. 谭维.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D]. 吴迪.长春工业大学 2014
[10]补贴政策下节能环保汽车购买行为影响研究[D]. 毕丽杰.西南交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70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470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