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扁平地下洞室开挖支护三维离散元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5 04:39
为分析断层、节理对大跨度扁平地下工程开挖成洞的影响,采用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大跨度拱形扁平地下洞室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对比拱顶位移、衬砌和围岩应变、锚索应力等因素得到了断层、节理对洞库开挖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1)随着纵向跳格开挖的进行,洞室围岩的位移场主要集中在洞室上方的一定区域且沿洞室进深方向范围有增大趋势。(2)受围岩中结构面存在的影响,围岩拱顶竖向位移较大区域均在该区域,且逆序回挖时尤为明显;端部与节理相交锚索的预应力值明显较低,建议适当延长锚索长度,使锚固段避开节理区域。(3)衬砌与结构面相交的区域出现了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主应力值相对较大,应适当增加该区域的构造配筋率。(4)洞室开挖完成后,围岩的应力范围和应力值相对较小,而洞室口部受断层影响的部位应变值较大,应加强该区域的支护措施。
【文章来源】:防护工程. 2020,42(05)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三维数值模型(尺寸单位m)
(3)支护方案:锚索长30 m、间距5 m、预应力200 t,涨壳式中空注浆锚杆长15 m、间隔2 m、预应力60 t,以及长12 m、间隔2 m的系统锚杆。影响洞室稳定的主要结构面分布位置如图3所示(断层:1300∠640,节理:1320∠790)。补充断层节理与洞室相交位置如图3所示。
结构面分布位置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跨度地下洞库爆炸荷载下破坏形态试验研究[J]. 袁伟泽,徐干成,顾金才,张向阳,颉旭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9(02)
[2]大跨度扁平地下洞室开挖支护影响因素研究[J]. 袁伟泽,徐干成,徐景茂,李成学. 防护工程. 2018(06)
[3]大跨度扁平地下洞室开挖方案研究[J]. 徐干成,袁伟泽,徐景茂,颉旭虎,李成学.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8(S2)
[4]预应力锚索对大跨度扁平地下洞库开挖稳定的影响研究[J]. 袁伟泽,徐干成,徐景茂,邢义川,魏迎奇.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5]特大跨度扁平洞室开挖施工离散元数值模拟[J]. 段建立,孙炎光,尤峻,王源,李二兵.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3(S2)
[6]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分层间隔施工方法[J]. 刘保国,徐干成. 岩土力学. 2011(09)
[7]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大跨度高边墙开挖施工技术[J]. 王晓伟. 广东科技. 2009(18)
[8]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大跨度高边墙开挖施工技术[J]. 李友华,黄应军,李景元. 水力发电. 2008(09)
[9]离散单元法研究进展及应用综述[J]. 周先齐,徐卫亚,钮新强,崔玉柱. 岩土力学. 2007(S1)
[10]大跨度洞库施工开挖稳定性研究[J]. 孙博,胡功笠,刘新宇,张川.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05)
本文编号:3551804
【文章来源】:防护工程. 2020,42(05)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三维数值模型(尺寸单位m)
(3)支护方案:锚索长30 m、间距5 m、预应力200 t,涨壳式中空注浆锚杆长15 m、间隔2 m、预应力60 t,以及长12 m、间隔2 m的系统锚杆。影响洞室稳定的主要结构面分布位置如图3所示(断层:1300∠640,节理:1320∠790)。补充断层节理与洞室相交位置如图3所示。
结构面分布位置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跨度地下洞库爆炸荷载下破坏形态试验研究[J]. 袁伟泽,徐干成,顾金才,张向阳,颉旭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9(02)
[2]大跨度扁平地下洞室开挖支护影响因素研究[J]. 袁伟泽,徐干成,徐景茂,李成学. 防护工程. 2018(06)
[3]大跨度扁平地下洞室开挖方案研究[J]. 徐干成,袁伟泽,徐景茂,颉旭虎,李成学.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8(S2)
[4]预应力锚索对大跨度扁平地下洞库开挖稳定的影响研究[J]. 袁伟泽,徐干成,徐景茂,邢义川,魏迎奇.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5]特大跨度扁平洞室开挖施工离散元数值模拟[J]. 段建立,孙炎光,尤峻,王源,李二兵.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3(S2)
[6]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分层间隔施工方法[J]. 刘保国,徐干成. 岩土力学. 2011(09)
[7]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大跨度高边墙开挖施工技术[J]. 王晓伟. 广东科技. 2009(18)
[8]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大跨度高边墙开挖施工技术[J]. 李友华,黄应军,李景元. 水力发电. 2008(09)
[9]离散单元法研究进展及应用综述[J]. 周先齐,徐卫亚,钮新强,崔玉柱. 岩土力学. 2007(S1)
[10]大跨度洞库施工开挖稳定性研究[J]. 孙博,胡功笠,刘新宇,张川.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05)
本文编号:3551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55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