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与西方“流动空间”的对比研究初探
发布时间:2023-04-09 04:22
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所倡导的“流动空间”是现代建筑的六原则之一,在世界建筑界影响极大。1929年,密斯在巴塞罗那博览会设计著名的德国馆,是对“流动空间”概念的一个成功尝试。“流动空间”概念的出现是一个对西方古今时代的划分标志。中国传统园林在造园实践中为营造空间流动的意境别具匠心,通过“虚实互生”、“小中见大”、“空间序列”、“步移景异”、“动静对比”等动静观相结合的空间处理手法,进而达到时空连续、空间流动的效果。对于西方的“流动空间”和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对比研究得出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比性,因此,对两者的对比研究显得更有意义和参考价值。“流动空间”作为一种空间形态,它不仅是西方建筑发展到现代的产物,还是历史悠久深厚的中国传统园林一直不断完善的空间形态。因此,本文对西方建筑与园林文化的对比进行深究。本研究首先从空间的“流动性”的角度入手,抓住传统园林中“流动性”这一空间形态,结合西方建筑的“流动空间”特征,对其进行剖析;然后,选取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建筑的优秀范例,采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而上谓之道”和“形而下谓之器”的方法,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和西方“流动空间”的...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念阐释
1.3.1 园林中“流动性”的阐释
1.3.2 西方“流动空间”的阐释
1.3.3 中国传统园林的时间维度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
1.4.2 西方“流动空间”
1.5 创新之处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与西方“流动空间”的概述
2.1 园林中“流动性”的缘起与常用空间处理手法
2.1.1 园林中空间“流动性”的缘起
2.1.2 常用空间处理手法
2.2 西方“流动空间”的缘起与常用空间处理手法
2.2.1 西方“流动空间”的缘起
2.2.2 常用空间处理手法
2.3 中西文化互相影响背景下的空间流动性的特征
2.3.1 中学西渐影响下的西方园林空间
2.3.2 西学中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园林空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流动空间”的空间意象对比分析
3.1 感性与理性分析
3.1.1 “天人合一”的感性理念
3.1.2 “少即是多”的理性主义
3.1.3 差异性与共同性
3.2 空间虚与实分析
3.2.1 虚实相生
3.2.2 中“虚”西“实”
3.2.3 差异性与共同性
3.3 空间维度分析
3.3.1 多维空间在中国传统园林的运用
3.3.2 多维空间在西方现代建筑的运用
3.3.3 差异性与共同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流动空间”的空间表征对比分析
4.1 平面与垂直分析
4.1.1 平面序列产生流动空间
4.1.2 垂直序列产生流动空间
4.1.3 差异性与共同性
4.2 材料与质感分析
4.2.1 五材并举运用的流动空间表现
4.2.2 注重材料本性的流动空间表现
4.2.3 差异性与共同性
4.3 空间流线分析
4.3.1 空间序列形成流动空间
4.3.2 空间流线形成流动空间
4.3.3 差异性与共同性
4.4 界面引导分析
4.4.1 园林要素引导流动空间
4.4.2 建筑界面引导流动空间
4.4.3 差异性与共同性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787058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念阐释
1.3.1 园林中“流动性”的阐释
1.3.2 西方“流动空间”的阐释
1.3.3 中国传统园林的时间维度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
1.4.2 西方“流动空间”
1.5 创新之处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与西方“流动空间”的概述
2.1 园林中“流动性”的缘起与常用空间处理手法
2.1.1 园林中空间“流动性”的缘起
2.1.2 常用空间处理手法
2.2 西方“流动空间”的缘起与常用空间处理手法
2.2.1 西方“流动空间”的缘起
2.2.2 常用空间处理手法
2.3 中西文化互相影响背景下的空间流动性的特征
2.3.1 中学西渐影响下的西方园林空间
2.3.2 西学中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园林空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流动空间”的空间意象对比分析
3.1 感性与理性分析
3.1.1 “天人合一”的感性理念
3.1.2 “少即是多”的理性主义
3.1.3 差异性与共同性
3.2 空间虚与实分析
3.2.1 虚实相生
3.2.2 中“虚”西“实”
3.2.3 差异性与共同性
3.3 空间维度分析
3.3.1 多维空间在中国传统园林的运用
3.3.2 多维空间在西方现代建筑的运用
3.3.3 差异性与共同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流动空间”的空间表征对比分析
4.1 平面与垂直分析
4.1.1 平面序列产生流动空间
4.1.2 垂直序列产生流动空间
4.1.3 差异性与共同性
4.2 材料与质感分析
4.2.1 五材并举运用的流动空间表现
4.2.2 注重材料本性的流动空间表现
4.2.3 差异性与共同性
4.3 空间流线分析
4.3.1 空间序列形成流动空间
4.3.2 空间流线形成流动空间
4.3.3 差异性与共同性
4.4 界面引导分析
4.4.1 园林要素引导流动空间
4.4.2 建筑界面引导流动空间
4.4.3 差异性与共同性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787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787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