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速生长法计算秋茄红树林生物量

发布时间:2017-10-23 03:15

  本文关键词:异速生长法计算秋茄红树林生物量


  更多相关文章: 红树林 秋茄 异速生长 生物量


【摘要】:采用异速生长方法,建立树干基部多分枝型秋茄生物量与分枝直径的函数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了浙江鳌江河口人工秋茄林生物量,并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秋茄林生物量差异。结果表明,秋茄生物量(W)与分枝直径(D)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叶片(WL)、树干(WS)、根系和分枝基部(WB)及植株总生物量(WT)与分枝直径(D)的异速生长方程分别为:WL=0.187D1.855(R2=0.612,P0.0001);WS=0.267D1.906(R2=0.821,P0.0001);WB=4.6D1.136(R2=0.644,P0.0001);WT=3.614D1.446(R2=0.801,P0.0001)。我国不同地区秋茄林地上生物量与林龄和纬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lg(地上生物量)=3.123+0.84×lg(林龄)-2.019×lg(纬度),(R2=0.431,F2,11=4.161,P=0.045)。秋茄种群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纬度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浙江鳌江河口3年、5年和10年龄人工秋茄林生物量分别为7.13、11.32和24.35 t/hm2,其中5年龄秋茄林生物量仅为广东湛江同龄秋茄林(自然湿地生境)生物量的18%。然而,广东深圳的3年龄秋茄林(人工湿地生境)生物量仅为该研究中同龄秋茄林生物量的9.3%。此外,以≤11年龄的人工秋茄纯林为对象,建立了种群密度与种群植株平均生物量的关系:lg(平均单株地上生物量)=8.468-2.1×lg(种群密度),(R2=0.961,F=99.764,P=0.001),秋茄种群密度越小,平均植株生物量越大,平均单株生物量较符合Yoda提出的-3/2自疏定律为快,自疏指数为-2.1。因此,纬度和林龄是秋茄种群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生境类型、种群密度等因素对红树林种群或群落生物量的积累也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红树林 秋茄 异速生长 生物量
【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C32013) 浙江省农科院重点实验室前瞻类项目及博士启动项目
【分类号】:S718.5
【正文快照】: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沿海滩涂独特的木本盐土植物群落,主要分布于南北纬20°之间的隐蔽海岸,由于洋流的影响,可以延伸到亚热带地区,这种处于交错地带的过渡生态系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物质交换起着重要作用[1]。我国现有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以及港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绅裕,陈桂珠,陈正桃,吴中亨;广东湛江保护区红树林种群的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J];广西植物;1998年01期

2 温远光;广西英罗港5种红树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J];广西科学;1999年02期

3 林金顺;福建省平潭沿海秋茄人工林群落的生物量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5年02期

4 林益明,林鹏;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多样性、功能及其保护[J];海洋湖沼通报;2001年03期

5 杜群,陈征海,孙孟军,诸葛刚,应宝根;浙江省红树林资源调查及其发展规划[J];林业调查规划;2004年03期

6 林鹏;;红树林的种类及其分布[J];林业科学;1987年04期

7 陈桂葵,陈桂珠;中国红树林植物区系分析[J];生态科学;1998年02期

8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J];生态学报;1996年05期

9 杜峰;梁宗锁;徐学选;山仑;张兴昌;;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草地群落生物量及植被土壤养分效应[J];生态学报;2007年05期

10 石培礼,杨修,钟章成;桤柏混交林种群生物量动态与密度调节[J];应用生态学报;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江颖;珠江三角洲植被对区域碳氧平衡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校建民,马履一,王小平,徐晋涛,杨军;密云集水区森林树木固C动态经济效益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冯仲科;王仲锋;罗旭;;小陇山10个树种林木生物学特征系数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4 王仲锋;冯仲科;;样地林木生物量精度评定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5 周国模;吴家森;姜培坤;;不同管理模式对毛竹林碳贮量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周传艳;周国逸;王春林;王旭;;广东省森林植被恢复下的碳储量动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赵念席,高玉葆,王金龙,任安芝,陈磊,阮维斌,聂立影,王丹,刘惠芬;利用方式对大针茅种群和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5年01期

8 董文福,管东生;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3期

9 崔霞;冯琦胜;梁天刚;;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07年10期

10 董孝斌,高旺盛;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以纸坊沟为例[J];草业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喻光明;王立国;杨珊;胡利梅;陶文星;;土地整理对生物量平衡及生态环境的影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姜真杰;耿兆丰;周文华;;臭柏灌丛幼龄枝叶的分形模拟[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刘纪远;于贵瑞;王绍强;岳天祥;高志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机理研究的地球信息科学方法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玉军;郑松发;廖宝文;李玫;宋湘豫;;红树植物与湿生草本植物茳芏的种间关系[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C];2005年

5 何珍;吴创之;赵增立;;MW级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的碳循环分析[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孙新章;谢高地;张其仔;周海林;;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7 张阳;;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薇甘菊危害情况和发生因素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宏新;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新疆天山云杉林生长的分析与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2 蒋延玲;全球变化的中国北方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生态系统公益[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3 李宝才;红树林秋茄叶类脂化学及活性物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

4 韩维栋;雷州半岛红树林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闫文德;樟树生理生态特性及其林分生物产量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6 董孝斌;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分析评价及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7 郭志伟;白河林业局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8 余树全;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9 校建民;密云集水区公益林补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10 解宪丽;基于GIS的国家尺度和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梅;两种桤木的繁殖和弗兰克氏菌的分离培养与回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蒋莉;基于分形和神经网络的铁谱磨粒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3 赵相健;太白红杉分枝格局特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秀端;基于LUCC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城郊生态效应及粮食安全的时空动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丁增发;安徽肖坑森林植物群落与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6 焦秀梅;湖南省森林植被碳贮量及地理分布规律[D];中南林学院;2005年

7 刘佳雪;针阔混交林次生演替阶段土壤营养元素迁移对比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林峰;贡嘎山东坡峨眉冷杉林生产力形成机制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9 杨金艳;CO_2浓度升高情况下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10 朱宇林;连栽尾叶桉人工林生产力与地力效应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峰,山仑,梁宗锁;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研究-群落组成与结构分析[J];草地学报;2005年02期

2 杜峰;山仑;陈小燕;梁宗锁;;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研究-撂荒演替序列[J];草地学报;2005年04期

3 刘利平,王武;水产养殖中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水产科学;2002年02期

4 马克平;周瑞昌;郭亚胜;;小叶章草甸地下生物量形成规律的研究[J];草业科学;1992年02期

5 魏臻武;王德贤;贺连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苜蓿抗寒锻炼过程中的作用[J];草业科学;2006年07期

6 丁宝永,孙继华;水曲柳天然林生物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布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7 高爱根,陈全震,曾江宁,廖一波,杨俊毅;西门岛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J];东海海洋;2005年02期

8 何东进,洪伟,吴承祯,蓝斌,黄辉,吴雄生;武夷山毛竹天然林生物量与能量分配规律及其与人工林的比较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2期

9 马祥华,焦菊英,白文娟,焦峰,温仲明;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土壤养分因子对植被恢复的贡献[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2期

10 陈远合,詹潮安,蔡乙辉,肖泽鑫;汕头沿海引种红树植物海桑的试验[J];防护林科技;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布兰登·波瑞尔;赵曦;;能挽救人类生命财产的红树林[J];人与生物圈;2011年04期

2 陈乃明;樊东函;;提高红树林人工造林质量的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11年02期

3 高忠春;;红树林人工恢复造林技术探讨[J];吉林农业;2011年06期

4 钟才荣;李华亮;张影;;红树林苗圃的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1年08期

5 杨晓洪;顾觉奋;;红树林土壤微生物与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1年03期

6 朱可峰;廖宝文;章家恩;;广州市南沙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木榄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7 王俊;;海岸红树林与海啸波相互作用实验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饶朗毓;陈政良;裴华;林英姿;牛莉娜;;一株具免疫增强活性红树林真菌的筛选及鉴定[J];中国热带医学;2011年06期

9 张爽;;为了不让那些神奇的森林变成记忆[J];人与生物圈;2011年04期

10 ;林业简讯[J];广西林业;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丽;仇建标;丁文勇;郑春芳;陈少波;王文卿;;红树林人工造林过程中底栖生物的变化[A];中国第五届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单家林;郑学勤;;海南岛红树林区系组成与特征[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乔民;施祺;余克服;;珠江口伶仃洋沿岸的红树林及其生态功能[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朱峰;陈忻;黄美珍;;南海红树林真菌混合培养代谢产物[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杜联穆;蓝宗辉;詹嘉红;;红树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关君蔚;;我国的红树林和海岸防护林[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徐小雄;谢晴宜;林海鹏;洪葵;;红树林中获得了一株Asanoa sp.210121[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杨建;洪葵;;广西红树林土壤DNA提取和分析[A];廿一世纪微生物学发展前沿与应用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王瑞江;陈忠毅;缪泽彬;;南亚热带海岸湿地红树林的恢复[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周文彰;;序言[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丹容;万亩红树林撑起沿海生态绿屏[N];温州日报;2008年

2 李玉婷 刘忠芳 赖日焕;湛江10年恢复红树林3000余亩[N];人民政协报;2008年

3 陈孟硕 陈圆 曹庆先;广西加强红树林虫害防治应对措施[N];中国海洋报;2009年

4 记者 林德斌 通讯员 曾作雷;加强保护充分利用红树林资源[N];北海日报;2009年

5 记者 林奕群;我市首次开展红树林义务植树[N];汕头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庞慧敏 本报实习生 王磊(周兴旺);有梦就有红树林[N];工人日报;2009年

7 记者 卢志民;开展红树林调查保护工作[N];湛江日报;2009年

8 记者 殷贝;一起扩种保护珠海红树林[N];珠海特区报;2009年

9 记者 陈治家;年内再种约66.67公顷红树林[N];广州日报;2009年

10 刘斌 陈圆;广西红树林虫害防治研究国内领先[N];中国海洋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瑜斌;九龙江口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及藻体异养固氮菌的某些生态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韩维栋;雷州半岛红树林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李宝才;红树林秋茄叶类脂化学及活性物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

4 丁s,

本文编号:1081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1081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b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